目的 觀察脂質體Lipofectamine TM 2000(LF2000)介導pSUPER為載體的缺氧誘導因子-1alpha;(HIF-1alpha;)特異性小干擾RNA重組質粒(pSUPERsiHIF-1alpha;)對小鼠視網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 構建重組質粒pSUPER siHIF-1alpha;。將48只7日齡C57BL/6J小鼠分為正常組、空白對照組、空載體組和基因治療組,每組12只。正常組小鼠在正常空氣中飼養。空白對照組、空載體組和基因治療組建立氧誘導的視網膜新生血管模型。后空白對照組小鼠不再作任何處理。于出艙前1 d,空載體組小鼠玻璃體腔注射pSUPER 和LF2000脂質體混合物1 mu;l,基因治療組小鼠玻璃體腔注射重組質粒pSUPERsiHIF-1alpha;和LF2000脂質體混合物1 mu;l。采用熒光造影視網膜鋪片觀察各組小鼠視網膜血管形態變化;作病理切片,光學顯微鏡下計數各組突破視網膜內界膜的新生血管內皮細胞核數;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檢測各組小鼠視網膜中HIF-1alpha;、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蛋白表達;逆轉錄聚合酶聯反應(RT-PCR)檢測各組小鼠視網膜中HIF-1alpha; mRNA的表達。結果 視網膜鋪片熒光顯微鏡觀察顯示,正常組小鼠整個視網膜血管分布呈均勻網狀;空白對照組、空載體組小鼠視網膜中周部可見大片無灌注區及新生血管叢,伴熒光滲漏;基因治療組無灌注區及新生血管叢空白對照組、空載體組明顯減少,視網膜血管網狀結構基本正常。光學顯微鏡觀察發現,空白對照組、空載體組突破視網膜內界膜的血管內皮細胞數較正常組明顯增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5850.016,P<0.05);基因治療組突破視網膜內界膜的血管內皮細胞數較空白對照組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012.469,P<0.05)。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果 顯示,HIF-1alpha;蛋白陽性表達主要位于細胞核中,VEGF蛋白陽性表達主要位于細胞漿中。正常組小鼠視網膜中HIF-1alpha;蛋白表達均呈陰性,VEGF蛋白表達呈弱陽性;空白對照組、空載體組小鼠HIF-1alpha;、VEGF蛋白表達均呈陽性;基因治療組小鼠視網膜中HIF-1alpha;、VEGF蛋白表達均呈弱陽性。RT-PCR檢測結果顯示,空白對照組、空載體組較正常組小鼠視網膜中HIF-1alpha; mRNA表達上調,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102.326,P<0.05)。基因治療組小鼠視網膜中HIF-1alpha; mRNA表達較空白對照組下調,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F=3336.425,P<0.05)。結論 脂質體介導重組質粒pSUPERsiHIF-1alpha;轉染視網膜可有效抑制氧誘導小鼠視網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目的 探討經橈動脈途徑、錐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維血管重建輔助的精細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顧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間于筆者所在醫院經橈動脈途徑進行精細TACE治療的124例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124例患者中,118例患者經左側橈動脈途徑穿刺成功并完成TACE手術,手術時間(109.57±31.32)min,術后住院時間的中位數為3 d。1例患者因慢性腎功能衰竭、術前左側肱動靜脈穿刺置管而改用右側橈動脈途徑完成TACE,手術時間119 min,術后住院5 d后好轉出院。1例患者左側橈動脈穿刺成功后因前臂動脈成袢扭曲,導絲導管未能通過而改用右側股動脈完成TACE,手術時間123 min,術后住院4 d后好轉出院。4例患者因橈動脈穿刺不成功而改用右側股動脈途徑完成手術,手術時間(111.66±32.77)min,術后住院時間的中位數為3 d。其中1例患者最多連續5次成功完成經橈動脈途徑的TACE。所有患者均在CBCT三維血管重建輔助下完成超選擇插管的精細TACE。術后患者均未發生血管損傷閉塞、尿潴留、皮下出血等并發癥。結論經橈動脈途徑實施精細TACE是安全有效的,可多次重復,并發癥少,患者舒適度高,可作為TACE的常規途徑之一。
目的探索后腹腔鏡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壞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顧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間于筆者所在醫院接受后腹腔鏡治療的2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壞死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一期行經皮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1例妊娠合并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一期行開腹手術引流,1例患者一期在外院行開腹手術引流。所有患者均成功實施后腹腔鏡清創引流,手術時間68~106 min、(89.8±11.7)min;術中出血量100~300 mL、(171.3±61.0)mL;住院時間28~62 d,中位數為48 d。術后患者全身中毒癥狀均迅速緩解。1例患者行2次后腹腔鏡清創手術,其余患者僅行1次后腹腔鏡清創引流。術后17例患者無并發癥發生,1例患者術后并發結腸瘺,2例患者發生腹腔出血。術后20例患者均獲訪,隨訪時間6~62個月,中位數為31個月。隨訪期間患者癥狀完全消失,均無復發。結論經后腹腔鏡途徑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并感染性胰腺壞死安全有效、并發癥少。
目的介紹一種創新技術—“天平拉鉤抬高胸骨法”在經劍突下單孔胸腔鏡輔助前縱隔腫物切除術中的應用。方法納入2024年5—6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外科行天平拉鉤劍突下單孔胸腔鏡輔助前縱隔腫物切除術患者,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共納入7例患者,其中男3例、女4例,年齡28~72歲。腫塊長徑1.9~17.0 cm,手術時間62~308 min,術中出血量5~100 mL,術后留置胸腔引流管0~9 d,術后第7 d疼痛評分0~2分,術后住院時間3~12 d。所有患者均實現腫物及胸腺安全完整切除,術后恢復良好。結論“天平拉鉤抬高胸骨法”可有效擴大胸骨后間隙,為術者提供滿意的手術視野和操作空間,在提高前縱隔微創手術效果和安全性、減輕創傷和術后疼痛及加速患者康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