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過證據圖方法系統識別、描述和評價膳食減糖策略的有效性。方法計算機檢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搜集膳食減糖策略有效性的系統評價/Meta分析,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22年11月10日。采用AMSTAR-2對納入研究進行方法學質量評估,利用Excel 2019軟件設計數據提取表,提取相關關鍵信息,采用氣泡圖綜合呈現干預類型、系統評價/Meta分析納入研究數量、結論分類等信息。結果共納入11篇系統評價/Meta分析。納入研究根據不同干預措施特點總結為10項干預類型,其中行為改變策略、健康飲食、糖稅、物質替代、糖標簽、社區干預的研究結局表現出明顯有效性,而社會認知模型、減糖指南、健康素養、知識態度行為模型則少有明確的有益效果,說明在理論基礎上的干預類型收效甚微。結論目前證據圖顯示行為改變策略、健康飲食、糖稅、物質替代、糖標簽、社區干預具有有效性,同時也存在健康素養、知識態度行為模型等有效性不明確的減糖策略和干預空白。且基于理論方面的膳食減糖策略的有效性證據相對匱乏,未來仍需高質量的研究進一步探討。
為促進公共衛生決策流程調同,統一決策模式,2022年在世界衛生組織支持下,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聯合愛沙尼亞健康保險基金機構發布了對衛生決策生態系統的倡議。本文從該倡議的衛生決策生態系統模型出發,對模型中的流程和要素進行解讀,旨在為我國公共衛生循證決策提供參考。
目的 對衛生技術評估報告進行調查,分析發表特征和報告質量,探索衛生技術評估熱點。方法 計算機檢索Web of Science和CNKI數據庫,搜集數據完整的衛生技術評估報告,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23年1月。采用SPSS 26.0軟件對衛生技術評估報告的發表期刊、國家、作者數量、評估類型及評估內容等進行統計分析,利用INAHTA的衛生技術評估報告標準(2007版)進行報告質量評估,并用VOSviewer 1.6.11軟件進行關鍵詞聚類分析。結果 共納入216篇文獻,其中158篇由中國作者發表,其報告數量在近四年呈快速增長趨勢。衛生技術社會適應性評價的報告率僅有17.13%。中文報告中,25篇為普通的衛生技術評估,35篇為快速衛生技術評估,3篇為迷你衛生技術評估。英文報告中,4篇為快速衛生技術評估,54篇為普通衛生技術評估。INAHTA報告標準的14個條目中,簡明摘要、問題描述和結果討論條目報告率高,分別為98.61%、94.91%和97.69%;人員職責、利益聲明和同行評審聲明等條目報告率低,分別為31.94%、19.44%和3.24%。英文文獻報告質量偏高。結論 近年來,我國衛生技術評估報告量呈上升趨勢,評估類型與應用范疇有所發展,但也存在報告不夠規范的問題。
目的系統評價公共衛生決策證據質量分級方法相關研究問題。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CBM和VIP數據庫,搜集公共衛生決策證據質量分級方法應用相關研究,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22年12月。根據SPIDER模型構建問題,采用CASP清單對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價,利用主題綜合法對公共衛生決策證據質量分級方法的應用問題進行三級詮釋分析,建立問題條目池。結果共納入14篇文獻,涵蓋7個國家。GRADE是常用的證據質量分級方法。CASP評價結果顯示高質量研究8篇,中等質量研究4篇,低質量研究2篇。主題綜合法歸納出7類13個問題條目。結論現有的公共衛生決策證據質量分級方法存在證據來源多樣、復雜干預研究的證據等級被低估等問題。
目的 總結歸納疾病負擔流行病學評價指標,深入探究并提煉當前疾病負擔評價指標的計算方法、適用條件范疇及其各自的優勢與局限性。方法 計算機檢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獲取疾病負擔評價指標相關定性研究,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2023年12月。通過NVivo 12軟件運用主題分析法歸納疾病負擔評價指標。結果 共納入文獻綜述研究19篇。主題綜合分析疾病負擔評價指標歸納為2個三級核心主題:正向指標和負向指標;5個二級分析性主題:疾病指標、減壽分析指標、期望壽命指標、去因分析指標和健康狀態指標;29個一級描述性主題。結論 疾病負擔評價指標各有適用范圍和局限性。需繼續加強綜合性疾病負擔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使其既具有可比性和可靠性,又能適應本土的計算權重,同時覆蓋家庭負擔和社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