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癌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計算機輔助診斷技術可以有效地減輕這一負擔。在采用計算機輔助診斷時,準確識別皮膚病變類型至關重要。為此,本文提出一種基于Swin-T與ConvNeXt的多級注意力逐級融合模型,采用分層Swin-T與ConvNeXt分別提取全局與局部特征,并提出殘差通道注意力與空間注意力模塊進一步提取有效特征;利用多級注意力機制對多尺度全局與局部特征進行處理;針對淺層特征因離分類器較遠而丟失的問題,采用逐級聚合的思想,提出逐級倒置殘差融合模塊動態調整提取的特征信息。本文通過均衡采樣策略以及焦點損失,解決皮膚病變類別不平衡的問題。在ISIC2018、ISIC2019數據集上進行測試,其準確率、精確率、召回率和F1-Score分別是96.01%、93.67%、92.65%、93.11%與92.79%、91.52%、88.90%、90.15%。與Swin-T相比,準確率分別提升了3.60%和1.66%;與ConvNeXt相比,準確率分別提升了2.87%和3.45%。實驗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夠準確分類皮膚病變圖像,為皮膚癌的診斷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目的 觀察腺相關病毒(AAV)介導小發夾RNA(shRNA)干擾抑制Claudin-3表達對體外培養小鼠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GC)的影響。 方法 原代培養小鼠RGC分為正常對照組、AAV-shScramble組、AAV-shClaudin3組。細胞接種24 h后,AAV-shScramble組、AAV-shClaudin3組RGC分別轉染AAV-shScramble和AAV-shClaudin3。轉染96 h后,活細胞熒光動態顯微鏡觀察目的病毒轉染效率;β-微管蛋白免疫熒光染色檢測RGC軸突長度;免疫熒光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色觀察RGC凋亡形態;實時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各組RGC Claudin-3、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mRNA表達;蛋白免疫印跡法(Western blot)檢測各組RGC Claudin-3、VEGF、B淋巴細胞瘤/白血病-2基因(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達水平。 結果 活細胞動態熒光顯微鏡觀察發現,AAV-shScramble組、AAV-shClaudin3組RGC病毒轉染效率均>50%;病毒轉染96 h后,AAV-shClaudin3組RGC軸突長度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AAV-shScramble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2 363.274,P<0.05);AAV-shClaudin3組RGC密度較正常對照組、AAV-shScramble組明顯減低,可見細胞核皺縮、趨邊以及細胞核裂解形成的凋亡小體。AAV-shClaudin組RGC的Claudin-3、VEGF mRNA表達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和AAV-shScramble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257.408、160.533,P<0.05)。AAV-shClaudin3組RGC的Claudin-3、VEGF、Bcl-2蛋白表達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和AAV-shScramble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29.671、420.552、62.669,P<0.05);Caspase-3蛋白表達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AAV-shScramble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231.348,P<0.05)。 結論 AAV介導shRNA干擾抑制Claudin-3的表達可下調VEGF、Bcl-2及上調Caspase-3的表達,促進RGC凋亡,抑制RGC軸突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