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齒線上方黏膜C形切除吻合術治療Ⅳ度混合痔的療效及對肛門功能的影響。方法回顧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期間于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78例Ⅳ度混合痔患者,依據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接受傳統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procedure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觀察組接受齒線上方黏膜C形切除吻合術。比較2組患者的圍手術期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等)、主觀功能評價指標(Wexner便秘評分、Kirwan分級等)、臨床療效和復發率。利用隨機行走模型進行臨床療效評價。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 [(27.9±3.4)mL比(43.2±5.2)mL,P<0.001]、24 h視覺模擬評分 [(4.2±1.5)分比(5.6±1.5)分,P<0.001]、第1次排便疼痛持續時間 [(22.1±3.3)min比(34.2±5.0)min,P<0.001]、帶血時間 [(4.1±0.4)d比(5.7±0.6)d,P<0.001] 和水腫時間 [(3.2±0.6)d比(4.7±0.9)d,P<0.001] 均短(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手術前后Wexner便秘評分差值 [(13.2±2.4)分比(11.7±2.1)分,P=0.004]、肛管靜息壓差值 [(23.1±4.9)mmHg比(17.8±3.4)mmHg,P<0.001] 和肛管最大縮榨壓差值 [(33.5±7.3)mmHg比(23.1±5.6)mmHg,P<0.001] 均高于對照組。2組患者Wexner便秘評分、Kirwan分級、直腸肛門抑制反射陽性率、肛管靜息壓和肛管最大縮榨壓的隨機波動冪率值的變化和患者接受的術式存在長程關聯。觀察組的總有效率 [97.4%(38/39)比66.7%(26/39)] 和未復發率 [(92.3%(36/39)比76.9%(29/39)] 均高于對照組(P<0.05),但總并發癥發生率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5.1%(2/39)比12.8%(5/39),P=0.235]。結論與傳統PPH比較,齒線上方黏膜C形切除吻合術治療Ⅳ度混合痔可提高治療效果,降低術后復發率,維持肛門功能,有利于患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