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管振方" 1條結果
      • 腫瘤患者PICC非計劃拔管的危險因素及風險列線圖模型的建立

        目的通過回顧性分析惡性腫瘤患者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在留置期間發生非計劃拔管的危險因素,為今后有效預測非計劃拔管的風險提供一定的臨床依據。方法針對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上海某專科腫瘤醫院血管通路護理中心進行PICC置管、導管維護并最后拔管的27 998例腫瘤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收集患者一般資料、置管信息、維護信息等。單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類非條件logistic回歸法。按照7∶3的比例隨機分為建模組和內部驗證組,建立相關列線圖的預測模型,并進行內部驗證。結果腫瘤患者PICC留置期間非計劃拔管的發生率為2.80%(784/27 998例),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性別、診斷、導管留置時間、導管脫出、導管相關感染、導管相關性血栓、繼發性異位、皮炎、堵管對非計劃拔管有影響(P<0.05)。年齡、診斷、導管留置時間、導管脫出、導管相關感染、導管相關性血栓、繼發性異位、堵管為非計劃拔管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基于上述8項獨立危險因素,建立預測腫瘤患者PICC留置期間非計劃拔管發生風險的列線圖模型,預測列線圖的ROC曲線下面積在建模組為0.9[95%CI(0.89,0.92)],校準曲線顯示模型表現出較好的預測符合度。內部驗證顯示預測模型ROC曲線下面積為0.91[95%CI(0.89,0.94)],預測曲線趨勢接近于標準曲線。結論年齡≥60歲、非胸部腫瘤患者、導管留置時間(≤6個月)、導管脫出、導管相關感染、導管相關性血栓、繼發性異位、堵管會增加非計劃拔管的風險。本研究建立的列線圖模型有良好的預測能力及區分度,利于臨床篩查不同程度的風險患者,以及時做好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有效的處理措施,最終降低非計劃拔管的發生。

        發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