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在我國快速發展,手術例數和質量均明顯提高,已經成為繼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之后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和關閉不全患者的一種重要治療策略。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rosthesis-patient mismatch,PPM)是TAVR術后的重要并發癥之一,但TAVR相關PPM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且多數研究認為PPM對于TAVR術后多數患者的臨床預后無明顯影響,僅增加特定人群術后的病死率。該文就TAVR術后PPM的發生率、影響因素、對臨床預后的影響以及相關的應對策略作一綜述。
目的分析球囊后擴張對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患者心臟傳導的影響。方法選擇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空軍軍大學西京醫院應用國產瓣膜行TAVR手術治療的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或反流患者,記錄術中和術后心臟傳導阻滯的發生情況。并根據手術是否行球囊后擴張,將患者分為后擴張組和未后擴張組,分析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術后心臟傳導阻滯發生情況并評估心臟功能。結果共納入126例患者,其中男83例,女43例,平均年齡(66.6±7.6)歲,包括后擴張組30例,未行后擴張組96例。TAVR后第1 d,后擴張組和未后擴張組平均QRS間期分別為(105.6±13.8)ms和(125.9±28.2)ms(P=0.017);出院時,兩組平均PR間期分別為(168.7±36.8)ms和(192.1±44.2)ms(P=0.024)。TAVR術后,9例(7.1%)患者發生新發房室傳導阻滯,5例(4.0%)患者發生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33例(26.2%)患者發生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2例(1.6%)患者住院期間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均為未后擴張組患者。兩組患者術后左心室結構與功能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國產介入瓣膜的TAVR術后擴張沒有增加瓣膜植入后早期房室傳導阻滯和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的發生率,術后短期內發生傳導阻滯的患者未出現心臟結構和功能的顯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