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ffp3e"><ins id="ffp3e"><ruby id="ffp3e"></ruby></ins></samp>

<menuitem id="ffp3e"><strong id="ffp3e"></strong></menuitem>

    <tbody id="ffp3e"></tbody>

    <tbody id="ffp3e"><bdo id="ffp3e"></bdo></tbody>
    1. <menuitem id="ffp3e"></menuitem>
    2.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bdo></progress>

      <tbody id="ffp3e"></tbody>

    3. <progress id="ffp3e"><bdo id="ffp3e"><dfn id="ffp3e"></dfn></bdo></progress><tbody id="ffp3e"><nobr id="ffp3e"></nobr></tbody>
      華西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雷雯" 2條結果
      • 大腸癌組織中微血管定量檢測的臨床價值

        目的 探討腫瘤新生血管形成在大腸癌進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鼠抗人第八因子相關抗原單克隆抗體的免疫組織化學ABC法,對102例大腸癌手術切除標本中微血管進行定量檢測。計數200倍視野下3個最高血管密度區的微血管數(MVC),取其均數,分析MVC與大腸癌臨床病理因素及預后之間的關系。結果 MVC與大腸癌Dukes分期、淋巴結轉移及肝轉移有關(P<0.01); 高MVC組(MVC≥14個)大腸癌術后復發率(60.4%)顯著高于低MVC組(MVC<14個)的復發率(26.5%),P<0.01,高MVC患者預后比低MVC患者差(P<0.01)。結論 大腸癌組織內的MVC是預測腫瘤惡性生物學行為的一個有用指標,可用于識別有高危復發和不良預后的病例。

        發表時間:2016-08-28 05:1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生物標志物的研究進展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是好發于育齡期女性的罕見慢性多系統腫瘤性疾病,其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需要可靠的生物標志物來實現 PLAM 的精準管理。近年來隨著新興生物標志物的出現,PLAM 的檢出率得到明顯提升,可更好監測疾病進展,及時反饋療效。這些新興生物標志物主要包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D、維生素 D 結合蛋白、CT 評分及前列腺素,該文就目前研究成果,對新興生物標志物在 PLAM 診斷、預后評估、疾病監測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總結,旨在為 PLAM 的研究與治療提供新思路。

        發表時間:2021-02-08 08: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

      小泉真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