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應用復合髂骨肌皮瓣同期植入顴種植體和普通種植體行單側上頜骨缺損的功能重建。方法 2003年8月,Brown Ⅱ類的單側上頜骨缺損面部凹陷畸形患者1例,術前三維CT檢查,制作快速原型,在快速原型上設計重建方案,行模板外科操作,手術以髂骨肌瓣復合腹壁外側皮瓣重建上頜骨,術中同期植入1枚Br¨nemark顴種植體和2枚普通種植體,術后6個月二期手術行種植體支持固定義齒修復。結果 血管化骨瓣及皮瓣移植均獲成功,術后6個月種植體與移植骨骨性結合。面部外形雙側對稱,腭部形態恢復良好,患側咬牙合關系恢復正常,咀嚼牙合力達健側的76.3%,臨床效果滿意。術后隨訪14個月,腫瘤未復發,種植體周圍未見骨質吸收。結論 復合髂骨肌皮瓣結合同期顴種植體植入可作為上頜骨缺損個體化功能重建的可靠方法之一。
目的 探討以旋髂深動脈(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DCIA)為蒂的髂骨肌皮瓣修復合并空腔的下肢復合缺損創面的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2017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7例下肢復合缺損創面患者臨床資料,男4例,女3例;年齡24~58歲,中位年齡37歲。致傷原因:機器絞傷2例,高處墜落傷2例,交通事故傷3例。創面污染嚴重,根據Gustilo-Anderson分型:Ⅲa型1例,Ⅲb型4例,Ⅲc型2例(合并脛前動脈斷裂);骨折國際內固定研究協會/美國骨創傷協會(AO/OTA)分型:42-C3型2例,43-A2型2例,43-B1型3例。受傷至入院時間為2~10 h,平均6 h。一期急診清創后均遺留脛骨骨缺損及周圍軟組織缺損,伴深部空腔形成;二期根據創面特征設計DCIA嵌合髂骨肌皮瓣三維立體修復復合缺損,髂骨瓣切取范圍為2.0 cm×2.0 cm×2.0 cm~7.0 cm×3.0 cm×2.5 cm,皮瓣切取范圍為12.0 cm×8.0 cm~21.0 cm×13.0 cm,腹內斜肌肌瓣切取范圍為3.0 cm×2.0 cm×2.0 cm~5.5 cm×4.0 cm×4.0 cm。供區直接一期閉合。 結果 術后除1例皮瓣邊緣部分壞死,經二期植皮后愈合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區創面均Ⅰ期愈合。7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6~24個月,平均18個月。骨缺損斷端愈合良好,愈合時間8~10個月,平均7.3個月。末次隨訪時,皮瓣外形滿意,質地柔軟,未出現異常毛發生長、色素沉著等。供區僅遺留線性瘢痕,未出現腹壁疝等并發癥。根據Paley骨折愈合評分標準評價骨愈合情況,優5例、良2例。肢體功能重建滿意,術后12~16個月實現完全負重,根據下肢功能評定標準(LEFS)評價,優6例、良1例。 結論以DCIA為蒂的髂骨肌皮瓣設計靈活,組織成分高度自由,能立體修復合并深部空腔的下肢復合缺損創面,最大程度修復肢體外形及重建負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