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討甘肅省首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的非家庭聚集性疫情特征。方法回顧性分析甘肅省首起新冠肺炎非家庭聚集性疫情中 6 例患者的流行病學史及臨床、影像特征。結果本組病例均為甘肅某幼兒園職工,年齡 26~51 歲,均為女性。患者同期赴泰國旅游,具有相同的流行病學暴露史。返回甘肅后在不同的時間點發病,均行咽拭子實時熒光定量反轉錄-PCR 檢測 SARS-CoV-2 核酸確診,胸部 CT 顯示典型的新冠肺炎影像學表現。首例確診患者于 2020 年 1 月 21 日起病,首發癥狀為發熱,曾就診于蘭州市西固區人民醫院,經確診后轉至蘭州市肺科醫院經抗病毒治療后痊愈出院。其余 5 例均就診于甘肅省隴西縣人民醫院,主要臨床癥狀為發熱、咽喉部不適、頭痛、乏力,經治療后均痊愈出院。此次聚集性發病為甘肅首起泰國旅游后聚集性爆發,疾病程度為普通型,預后好。結論對于具有相同流行病學史的非家庭聚集性發病患者,盡早安排集中醫學觀察、SARS-CoV-2 核酸檢查、完善胸部 CT 評估病情后安排針對性治療可獲得良好的預后。
目的了解2008—2019年廣州市癡呆癥的死亡特征、疾病負擔現狀和變化趨勢,分析吸煙歸因疾病負擔,為制定本土化癡呆防治干預措施提供參考。方法基于廣州市死因登記報告信息系統數據,測算2008-2019年廣州市癡呆癥的死亡率、標化死亡率和早死損失生命年(YLL),利用間接法估算傷殘損失生命年(YLD)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比較各指標率分年齡和性別的分布,采用Joinpoint軟件分析年度變化趨勢,基于2013年廣州市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系統數據測算2018年吸煙歸因癡呆疾病負擔。結果廣州市癡呆癥的標化死亡率、YLL率、YLD率和DALY率分別從2008年的0.45/10萬、0.05‰、0.02‰和0.07‰增加至2019年的1.28/10萬、0.15‰,0.07‰和0.22‰,平均呈現上升趨勢(AAPC分別為11.30%,13.09%,13.09%,13.09%,P均<0.001)。女性死亡率和疾病負擔均高于男性,但男性標化死亡率和疾病負擔年度上升趨勢均高于女性,且在2012年后增長趨緩。男性吸煙歸因癡呆疾病負擔明顯高于女性。結論近10年來廣州市癡呆癥的死亡和疾病負擔呈明顯上升趨勢。應針對可控因素如吸煙進行干預,對重點人群加強癡呆的預防和篩查,制定老年癡呆照護管理支持政策,以降低早死和傷殘帶來的疾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