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EQ-5D量表,系統評價中國不同疾病人群的生命質量。 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The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5期)、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數據庫,搜集國內外公開發表的中國疾病人群生命質量研究,檢索時限均為建庫至2015年8月。按病種梳理各種疾病患者健康效用值,分析5個維度出現問題的比例,并比較不同疾病人群的生命質量的差異。 結果最終納入26篇文獻,包含15種疾病。同種疾病不同研究的健康效用值存在一定差異,糖尿病為0.79~0.94,乙肝病毒感染肝病為0~0.80,高血壓為0.78~0.93,冠心病為0.75~0.90,慢性阻塞性肺炎為0.64~0.73。對15種疾病的健康效用均值排序后發現兒童腦癱最低,為0.44,其次是大骨節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分別為0.45和0.56。對于多數疾病患者,“疼痛或不舒服”維度出現問題比例最高,但房顫患者和兒童腦癱患兒在“自我照顧”或“日常活動”兩個維度存在問題的比例最高。 結論EQ-5D量表在中國疾病人群的生命質量研究中應用廣泛,包括樣本來源、疾病嚴重程度、合并癥情況、積分體系等諸多因素對健康效用值的測量結果有影響。
目的對基于 EQ-5D 健康測量獲取失能權重方法進行系統評價。方法計算機檢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 和 WanFang Data 數據庫,搜集基于 EQ-5D 健康測量獲取失能權重方法的研究,檢索時限均從建庫至 2019 年 6 月 1 日。由 2 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和評價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后,對 EQ-5D 健康測量獲取失能權重方法進行系統評價。結果最終納入 18 個研究,均發表于 2003~2018 年。納入研究涉及疾病多樣,內容多集中在疾病相關生活質量和疾病負擔。納入研究顯示基于 EQ-5D 健康測量獲取失能權重的方法包括:“失能權重=健康效用值普通人群或對照組?健康效用值疾病”(7 個)、“失能權重=1?VAS 得分/100”(6 個)、“失能權重=1?健康效用值疾病”(3 個)、線性回歸模型(1 個)和映射法(1 個)。結論EQ-5D 相關失能權重測算方法涉及疾病多樣,可比性一般,多數相關方法探索來自國外研究。以普通人群或對照組與疾病組的健康效用值相減的失能權重測算方法最常見。
目的 了解急性輕中度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卒中后一年的生命質量狀況,分析影響其生命質量狀況的因素,為改善患者的健康相關生命質量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納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市內4所醫院確診為急性輕中度缺血性腦卒中的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收集其社會人口學信息及住院時的相關臨床信息。在患者出院后1年進行健康相關生命質量(EQ-5D-5L)問卷隨訪。采用Mann-Whitney U(兩組)和Kruskal-Wallis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檢驗各個因素不同組別之間的效用值得分的差異;建立Tobit回歸模型探討輕中度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卒中后一年的生命質量狀況的影響因素。結果 共納入1 181例患者,其中男性791例(66.98%),女性390例(33.02%),平均年齡為(63.7±10.9)歲。出院后1年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結果顯示,存在疼痛/不舒服的患者占比22.69%、有焦慮/沮喪情緒的患者占比17.27%、行動能力存在困難的患者占比15.66%,日常生活存在困難的患者占比10.33%,自我照顧存在困難的患者占比8.64%。Tobit回歸結果顯示,年齡[β=?0.263,95%CI(?0.327,?0.198)]、性別[β=?0.134,95%CI(?0.189,?0.080)]、既往高血壓[β=?0.068,95%CI(?0.120,?0.016)]、既往血脂異常[β=?0.068,95%CI(?0.126,?0.011)]、入院NIHSS評分[β=?0.158,95%CI(?0.198,?0.118)]、出院mRS評分[β=?0.193,95%CI(?0.250,?0.136)]與健康效用值呈現負向關聯。目前工作情況[β=0.141,95%CI(0.102,0.181)]、入院GCS評分[β=0.209,95%CI(0.142,0.276)]與健康效用值呈正向關聯。結論 急性輕中度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出院一年后容易存在疼痛/不舒服、焦慮/沮喪問題。影響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整體生命質量狀況的因素為患者年齡、性別、目前工作狀態、既往高血壓、既往血脂異常、入院NIHSS評分、入院GCS評分及出院mRS評分。臨床上應重視患者出院后科學合理的康復方案制定,以提高其出院后的長期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