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馮程程, 陳秀麗, 初文娟, 林萍, 徐海峰. 繼發于乳腺癌的雙眼表現不同的眼內轉移癌1例.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5): 387-388.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30227-00095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患者女,51歲。因右眼視物模糊1周,于2021年9月27日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院就診。患者9年前行右側乳腺癌切除手術。否認其他全身病史。眼科檢查:右眼、左眼最佳矯正視力分別為0.5、1.0。右眼、左眼眼壓分別為27、16 mm Hg(1 mm Hg=0.133 kPa)。右眼結膜無明顯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細胞(++)。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右眼虹膜表面大量白色、質地疏松,少量隨眼球轉動而浮動的結節,周邊前房灰黃色沉積物,瞳孔略散大,顳下方虹膜局部萎縮,基質血管暴露,晶狀體密度增高(圖1A)。左眼眼前節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眼底檢查,左眼黃斑中心凹顳上方輕微隆起(圖1B)。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右眼近全周前房角內的強反射沉積物,虹膜表面大量強反射點(圖1C)。B型超聲檢查,右眼玻璃體輕度混濁;左眼視盤鼻上及黃斑顳側扁平、表面粗糙的脈絡膜占位(圖1D,1E)。經患者知情同意后,行右眼前房穿刺手術。穿刺針從眼球下方垂直刺入前房,抽出部分沉積物及房水,離心、涂片、染色。蘇木精-伊紅染色可見大量染色深、異形細胞核的細胞(圖2A)。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可見抗細胞角蛋白陽性抗體(圖2B)和抗GATA結合蛋白3抗體(圖2C)陽性。腫瘤科醫師對患者行全身體格檢查,觸及乳腺癌及淋巴結轉移病灶。診斷:雙眼眼內轉移癌、右眼繼發性青光眼、復發性乳腺癌。

1A示右眼裂隙燈彌散光圖像,虹膜表面大量灰白色結節,周邊前房內黃白色沉積物,顳下局部虹膜組織萎縮,基質血管暴露。1B示左眼彩色眼底像,黃斑中心凹顳上方輕微隆起。1C示右眼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像,周邊前房強反射信號堆積,虹膜表面點狀強反射信號。1D、1E分別示右眼、左眼B型超聲像,右眼玻璃體輕度混濁,未見明顯占位;左眼視盤鼻上及黃斑顳側扁平、表面粗糙的脈絡膜占位

2A示蘇木精-伊紅染色像,大量染色深、異形細胞核的細胞。2B示抗細胞角蛋白抗體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像,抗細胞角蛋白抗體陽性(×400)。2C示抗GATA結合蛋白3抗體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像,抗GATA結合蛋白3抗體陽性 (×400)
討論 眼內轉移癌是眼內常見的惡性腫瘤性疾病,以脈絡膜轉移癌為多見,最常見的原發部位,女性為乳腺,男性為肺部[1]。眼內轉移癌可發生于脈絡膜或前葡萄膜,極少發生在視網膜、視神經[2-4]。前葡萄膜轉移不常見,多以虹膜或睫狀體腫塊為表現[5]。也可僅表現為葡萄膜炎、眼壓升高和假性前房積膿[2, 4, 6-7]。本例患者是非常罕見的乳腺癌同時轉移至雙眼,且雙眼臨床表現不一致。本例患者右眼經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排除虹膜、睫狀體腫塊,經B型超聲檢查排除脈絡膜占位。左眼無明顯的臨床癥狀,由于左眼脈絡膜腫塊扁平,無明顯的視網膜水腫和神經上皮層脫離,且黃斑中心凹的形狀正常。這提示,對于患有惡性腫瘤尚無眼部癥狀的患者,仍需進行詳細的眼底檢查。
本例患者右眼易誤診為虹膜睫狀體炎,由于腫瘤細胞可以脫落入前房,形成假性前房積膿[6],前房積膿表現為質地均勻,有液平面的白色沉積物,通常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敏感[8-9]。本例患者前房內的沉積物為腫瘤細胞,表現為疏松的、質地不均勻的外觀,這是與葡萄膜炎導致的前房積膿相鑒別的關鍵。此外,腫瘤細胞不僅可以覆蓋在角膜內皮、虹膜的表面,也可以阻塞前房角,導致眼壓升高[10]。據報道,5%的眼內腫瘤患者可表現為繼發性青光眼[11]。眼壓升高可因腫瘤細胞的直接侵入,也可以由繼發于腫瘤的房角閉合引起[11-12]。由于本例患者無相應的房角結構的病理檢查,因此推測患者眼壓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腫瘤細胞堵塞小梁網。
脈絡膜轉移并不少見,而虹膜轉移相對罕見,特別是不伴有虹膜腫塊的病例,極為罕見。虹膜轉移可能表現為非典型的前房炎癥反應,其可能被誤診為葡萄膜炎。房水細胞病理學檢查可能有助于鑒別診斷。此外,由于腫瘤細胞可經由血源轉移擴散到眼中富含血管的組織,包括結膜、葡萄膜和視網膜等,因此雙眼轉移癌的臨床表現可能不同。眼科醫生應加強對本病的認識,對眼內轉移癌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
患者女,51歲。因右眼視物模糊1周,于2021年9月27日到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青島眼科醫院就診。患者9年前行右側乳腺癌切除手術。否認其他全身病史。眼科檢查:右眼、左眼最佳矯正視力分別為0.5、1.0。右眼、左眼眼壓分別為27、16 mm Hg(1 mm Hg=0.133 kPa)。右眼結膜無明顯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細胞(++)。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右眼虹膜表面大量白色、質地疏松,少量隨眼球轉動而浮動的結節,周邊前房灰黃色沉積物,瞳孔略散大,顳下方虹膜局部萎縮,基質血管暴露,晶狀體密度增高(圖1A)。左眼眼前節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眼底檢查,左眼黃斑中心凹顳上方輕微隆起(圖1B)。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右眼近全周前房角內的強反射沉積物,虹膜表面大量強反射點(圖1C)。B型超聲檢查,右眼玻璃體輕度混濁;左眼視盤鼻上及黃斑顳側扁平、表面粗糙的脈絡膜占位(圖1D,1E)。經患者知情同意后,行右眼前房穿刺手術。穿刺針從眼球下方垂直刺入前房,抽出部分沉積物及房水,離心、涂片、染色。蘇木精-伊紅染色可見大量染色深、異形細胞核的細胞(圖2A)。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可見抗細胞角蛋白陽性抗體(圖2B)和抗GATA結合蛋白3抗體(圖2C)陽性。腫瘤科醫師對患者行全身體格檢查,觸及乳腺癌及淋巴結轉移病灶。診斷:雙眼眼內轉移癌、右眼繼發性青光眼、復發性乳腺癌。

1A示右眼裂隙燈彌散光圖像,虹膜表面大量灰白色結節,周邊前房內黃白色沉積物,顳下局部虹膜組織萎縮,基質血管暴露。1B示左眼彩色眼底像,黃斑中心凹顳上方輕微隆起。1C示右眼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像,周邊前房強反射信號堆積,虹膜表面點狀強反射信號。1D、1E分別示右眼、左眼B型超聲像,右眼玻璃體輕度混濁,未見明顯占位;左眼視盤鼻上及黃斑顳側扁平、表面粗糙的脈絡膜占位

2A示蘇木精-伊紅染色像,大量染色深、異形細胞核的細胞。2B示抗細胞角蛋白抗體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像,抗細胞角蛋白抗體陽性(×400)。2C示抗GATA結合蛋白3抗體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像,抗GATA結合蛋白3抗體陽性 (×400)
討論 眼內轉移癌是眼內常見的惡性腫瘤性疾病,以脈絡膜轉移癌為多見,最常見的原發部位,女性為乳腺,男性為肺部[1]。眼內轉移癌可發生于脈絡膜或前葡萄膜,極少發生在視網膜、視神經[2-4]。前葡萄膜轉移不常見,多以虹膜或睫狀體腫塊為表現[5]。也可僅表現為葡萄膜炎、眼壓升高和假性前房積膿[2, 4, 6-7]。本例患者是非常罕見的乳腺癌同時轉移至雙眼,且雙眼臨床表現不一致。本例患者右眼經超聲生物顯微鏡檢查排除虹膜、睫狀體腫塊,經B型超聲檢查排除脈絡膜占位。左眼無明顯的臨床癥狀,由于左眼脈絡膜腫塊扁平,無明顯的視網膜水腫和神經上皮層脫離,且黃斑中心凹的形狀正常。這提示,對于患有惡性腫瘤尚無眼部癥狀的患者,仍需進行詳細的眼底檢查。
本例患者右眼易誤診為虹膜睫狀體炎,由于腫瘤細胞可以脫落入前房,形成假性前房積膿[6],前房積膿表現為質地均勻,有液平面的白色沉積物,通常對糖皮質激素治療敏感[8-9]。本例患者前房內的沉積物為腫瘤細胞,表現為疏松的、質地不均勻的外觀,這是與葡萄膜炎導致的前房積膿相鑒別的關鍵。此外,腫瘤細胞不僅可以覆蓋在角膜內皮、虹膜的表面,也可以阻塞前房角,導致眼壓升高[10]。據報道,5%的眼內腫瘤患者可表現為繼發性青光眼[11]。眼壓升高可因腫瘤細胞的直接侵入,也可以由繼發于腫瘤的房角閉合引起[11-12]。由于本例患者無相應的房角結構的病理檢查,因此推測患者眼壓升高的原因可能是腫瘤細胞堵塞小梁網。
脈絡膜轉移并不少見,而虹膜轉移相對罕見,特別是不伴有虹膜腫塊的病例,極為罕見。虹膜轉移可能表現為非典型的前房炎癥反應,其可能被誤診為葡萄膜炎。房水細胞病理學檢查可能有助于鑒別診斷。此外,由于腫瘤細胞可經由血源轉移擴散到眼中富含血管的組織,包括結膜、葡萄膜和視網膜等,因此雙眼轉移癌的臨床表現可能不同。眼科醫生應加強對本病的認識,對眼內轉移癌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