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 鄭州 450000;
  • 2.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 河南省立眼科醫院, 鄭州45000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觀察并分析學齡期兒童黃斑區視網膜毛細血管血流密度和視網膜厚度與屈光度的相關性。方法 橫斷面研究。2022年5~12月于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就診的學齡期兒童182名納入研究。其中,男性95名,女性87名;年齡6~12歲;等效球鏡度(SE)+0.50~-6.00 D。根據右眼SE將受檢者分為正視眼組(+0.50≤SE<-0.50 D)、低度近視眼組(-0.50≤SE<-3.00 D)、中度近視眼組(-3.00≤SE≤-6.00 D),分別為54、71、57例。采用掃頻源光相干斷層掃描血管成像儀對右眼黃斑區6 mm×6 mm范圍進行掃描。軟件自動將黃斑中心凹6 mm范圍內視網膜劃分為以黃斑中心凹為中心的3個同心圓,分別為直徑1 mm的中心凹區、1~3 mm的內環區、3~6 mm的外環區。測量黃斑區6 mm范圍內不同分區視網膜淺層毛細血管叢(SVP)、深層毛細血管叢(DVP)血流密度和視網膜厚度。單因素線性回歸、多重線性回歸、平滑曲線擬合、閾值效應分析黃斑不同分區SVP、DVP、視網膜厚度與屈光度的相關性。結果 正視眼組、低度近視眼組、中度近視眼組受檢眼中心凹區、內環區、外環區SVP(F=6.64、26.06、22.69)、DVP(F=7.97、25.01、5.09)血流密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單因素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中心凹區、內環區、外環區SVP(β=-0.56、-1.17、-0.79)、DVP(β=-1.03、-0.93、-0.45)血流密度均與SE呈正相關(P<0.05)。平滑曲線擬合、閾值效應、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中心凹區SVP、DVP血流密度與SE呈線性正相關(β=-0.91、-1.40,P<0.05);內環區、外環區SVP、DVP血流密度與SE為存在拐點(<3.00 D)的倒U型曲線關系。SE<-3.00 D時,內環區、外環區SVP、DVP血流密度均與SE呈正相關(P<0.05);SE>-3.00 D時,除內環區DVP血流密度外,其余均與SE呈負相關(P<0.05)。正視眼組、低度近視眼組、中度近視眼組受檢眼內環區、外環區視網膜厚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5.47、16.36,P<0.05);中心凹區視網膜厚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2.16,P>0.05)。單因素線性回歸、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內環區、外環區視網膜厚度與SE呈負相關(β=1.99、3.05,P<0.05);中心凹區視網膜厚度與SE無相關性(β=-1.65,P>0.05)。結論 屈光度+0.50~-6.00 D的學齡期兒童,隨屈光度增加,黃斑中心凹區視網膜毛細血管血流密度逐漸升高,內環區、外環區先升高后降低;內環區、外環區視網膜厚度逐漸降低,中心凹區視網膜厚度未發生顯著變化。

引用本文: 高莎莎, 尚麗麗, 符愛存, 常銘航, 賀音, 王銘, 金學民, 雷博, 張鳳妍. 學齡期兒童黃斑區視網膜血流密度和厚度分析.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1): 44-51.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30612-0026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優化診斷流程,實現葡萄膜炎精準診斷
  • 下一篇

    43例中國兒童Ⅰ型唾液酸沉積癥眼部與神經系統表現相關性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