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北京 100045;
  • 2.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神經內科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 北京 10004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中國兒童Ⅰ型唾液酸沉積癥(SD)眼底“櫻桃紅斑”(CS)與神經系統表現的相關性。方法 循證醫學研究。以“中國”、“唾液酸沉積癥”、“Sialidosis”、“Sialidoses”、“China”為中英文檢索詞,在中國知網、萬方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醫學數據庫PubMed進行檢索。病例均來自中國且符合Ⅰ型SD診斷標準。根據眼底檢查有(+)無(?)CS表現,將患兒分為CS+組、CS?組。采用RevMan 5.3軟件對眼底CS發生與神經系統表現的相關性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 根據檢索策略初步檢索出68篇文獻,最終納入17篇文獻進行分析;對其中同時納入CS+、CS?患兒的5篇文獻進行meta分析。共納入SD患兒4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發病年齡中位數12歲。視力下降、眼底CS分別為37(90.2%,37/41;無記錄2例)、24(55.8%,24/43)例;肌陣攣、共濟失調、癲癇分別為42(97.7%,42/43)、39(95.1%,39/41;無記錄2例)、32(91.4%,32/35;無記錄8例)例。42例為NEU1基因突變所致,1例無記錄。CS+組、CS-組癲癇發作分別為20(100.0%,20/20)、12(80.0%,12/15)例,CS+組癲癇發生率較CS?組明顯增高。Meta分析結果顯示,CS+組、CS?組患兒肌陣攣或共濟失調[相對危險度(RR)=1.13,95%可信區間(CI)0.79~1.63,P=0.49]、癲癇(RR=1.13,95%CI 0.84~2.06,P=0.24)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中國人群兒童Ⅰ型SD眼底CS發生率為55.8%;其與神經系統表現無相關性,但伴CS者癲癇發生率明顯高于不伴CS者。

引用本文: 左華欣, 周曉芳, 任曉暾, 施維, 李莉, 余繼鋒, 彭春霞. 43例中國兒童Ⅰ型唾液酸沉積癥眼部與神經系統表現相關性的meta分析.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1): 52-57.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31007-0040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學齡期兒童黃斑區視網膜血流密度和厚度分析
  • 下一篇

    免疫抑制劑治療對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率及感染后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