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馬亞文, 季迅達. 難治性視網膜母細胞瘤質子治療后穩定1例.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7): 545-546.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30814-0034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患兒女,6歲7個月。因雙眼視網膜母細胞瘤(RB)外院治療后右眼瘤體廣泛復發1個月,于2018年11月29日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眼科就診。父母非近親結婚,無家族遺傳病史。患兒2016年12月3日于外院確診為雙眼RB,參照國際眼內期RB分期標準(IIRC),患兒右眼為IIRC分期C期,左眼為E期。在外院經6次靜脈注射化學藥物(長春新堿、卡鉑、依托泊苷)治療(以下簡稱為化療)后行左眼眼球摘除手術。右眼接受3次眼動脈介入化療、視網膜激光光凝、視網膜病損冷凍治療及晶狀體切除聯合玻璃體切割手術(PPV),但RB瘤體仍廣泛復發,故到我院尋求進一步診治。眼部檢查:右眼最佳矯正視力(BCVA)手動,左眼無光感。右眼角膜輕度帶狀變性,晶狀體缺如,玻璃體腔硅油填充,硅油少量乳化。左眼眼球已摘除,義眼臺在位。眼底檢查,右眼廣泛灰白色小瘤體種植灶(圖1)。診斷:右眼RB、左眼義眼。

視網膜廣泛灰白色小瘤體種植灶(紅箭)
鑒于患兒右眼獨眼,且有微弱視力,其家長有強烈保眼意愿,遂制定保眼計劃。患兒在我院先后進行3次右眼眼動脈介入化療、PPV、視網膜病損冷凍、玻璃體腔注射馬法蘭30 μg(共18次)治療。患兒于2021年1月15日到我院復查,廣角眼底照相檢查,主瘤體鈣化,下方睫狀突可見瘤體種植灶,后極部視盤顏色蒼白,血管白鞘(圖2)。為求進一步保眼治療,患兒于2021年2月14日到河北一洲腫瘤醫院接受質子治療。質子治療共分為三程計劃:一程計劃,單次質子劑量2 Gy,分11次照射患兒臨床腫瘤靶向區域;二程計劃,單次質子劑量2 Gy,分3次照射患兒大體腫瘤靶向區域;三程計劃,單次質子劑量2 Gy,分10次照射患兒全眼球。完成質子治療后,患兒于2022年8月25日到我院復查。廣角眼底照相檢查,右眼視網膜鈣化主瘤體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圖3)。患兒于2023年5月9日到我院復查。右眼BCVA 0.02,右眼角膜帶狀變性。歐堡超廣角眼底照相檢查,右眼視盤色澤蒼白,視網膜色素紊亂(圖4)。

2A示視網膜母細胞瘤主瘤體,呈鈣化退化。2B示鼻下方睫狀突表面灰白色小瘤體種植灶(紅箭)

視網膜鈣化主瘤體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

視盤色澤蒼白,視網膜色素紊亂
討論 RB是兒童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臨床常采用靜脈注射化療、眼動脈介入化療、玻璃體腔注射化療藥物、激光光凝治療、冷凍治療、PPV、眼球摘除手術和外放射治療(以下簡稱為放療)等。對于有眼外轉移風險或保眼無望的患兒,需行眼球摘除手術。本例患兒為雙眼RB,攜帶RB1基因突變,于外院行全身化療后行左眼眼球摘除手術。
右眼經過多次的眼動脈介入化療、玻璃體腔注射化療藥物、視網膜激光光凝、視網膜病損冷凍和PPV治療后仍反復的復發,屬于難治性RB。以往外放療為難治性RB的治療手段之一。但由于可導致眼眶發育畸形及誘發第二腫瘤等風險,外放療不再作為RB的常規治療方法[1]。與傳統外放療相比,質子治療后第二腫瘤發生率較低,對面中部發育的影響亦較小[2-3]。
質子具備“布拉格峰”的物理特性,在到達預設照射深度時釋放能量,隨后能量迅速跌至近乎為零。利用質子這一特性,可提高腫瘤靶區照射劑量,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對腫瘤附近器官組織的照射劑量,從而減少放療毒性。2014年,Mouw等[4]研究報道,49例RB患者接受質子治療,其中半數患者預先接受過全身化療。在8年的中位隨訪期內,未發現患者死于腫瘤轉移或出現第二腫瘤,保眼率可達90%。Biewald等[5]研究報道,質子治療對于RB患者的保眼率可達60%。這提示質子治療可作為接受過多種治療的進展期RB的保眼治療。目前,質子治療雖已在國際上成為難治性RB的公認治療選擇,尤其是對于獨眼的患者,然而在國內應用尚少。
由于腫瘤生長位置不同,如腫瘤位于鋸齒緣附近時,晶狀體或其他眼前節組織需要被勾畫在照射靶區內,因此,質子治療可能會導致白內障、角膜潰瘍甚至穿孔等副反應[6]。本例患兒腫瘤復發位于睫狀突,角膜等眼前節組織需要被勾畫在照射靶區內。患兒經質子治療后出現角膜變性明顯加重,但隨訪期2年內暫未發現眼眶第二腫瘤及其他明顯副反應,如眼眶發育異常等。
近年來,眼動脈介入化療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我國RB患兒的保眼率,然而部分患兒對已有治療手段不敏感,經多次動脈化療、全身化療、視網膜激光光凝、視網膜病損冷凍、玻璃體腔化療等,仍反復復發,屬于難治性RB。本例患兒右眼獨眼,且為難治性RB,經質子治療有效,瘤體穩定超過2年,并保留微弱視力。這提示,對于難治性RB,質子治療具有一定應用價值,為難治性RB提供了新的保眼治療思路。在臨床工作中,難治性RB患兒預后較差,面臨保眼失敗的不良結局。質子治療因價格昂貴無法作為一線治療,但對于這部分患兒或可作為二線治療,為患兒帶來臨床收益。
患兒女,6歲7個月。因雙眼視網膜母細胞瘤(RB)外院治療后右眼瘤體廣泛復發1個月,于2018年11月29日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眼科就診。父母非近親結婚,無家族遺傳病史。患兒2016年12月3日于外院確診為雙眼RB,參照國際眼內期RB分期標準(IIRC),患兒右眼為IIRC分期C期,左眼為E期。在外院經6次靜脈注射化學藥物(長春新堿、卡鉑、依托泊苷)治療(以下簡稱為化療)后行左眼眼球摘除手術。右眼接受3次眼動脈介入化療、視網膜激光光凝、視網膜病損冷凍治療及晶狀體切除聯合玻璃體切割手術(PPV),但RB瘤體仍廣泛復發,故到我院尋求進一步診治。眼部檢查:右眼最佳矯正視力(BCVA)手動,左眼無光感。右眼角膜輕度帶狀變性,晶狀體缺如,玻璃體腔硅油填充,硅油少量乳化。左眼眼球已摘除,義眼臺在位。眼底檢查,右眼廣泛灰白色小瘤體種植灶(圖1)。診斷:右眼RB、左眼義眼。

視網膜廣泛灰白色小瘤體種植灶(紅箭)
鑒于患兒右眼獨眼,且有微弱視力,其家長有強烈保眼意愿,遂制定保眼計劃。患兒在我院先后進行3次右眼眼動脈介入化療、PPV、視網膜病損冷凍、玻璃體腔注射馬法蘭30 μg(共18次)治療。患兒于2021年1月15日到我院復查,廣角眼底照相檢查,主瘤體鈣化,下方睫狀突可見瘤體種植灶,后極部視盤顏色蒼白,血管白鞘(圖2)。為求進一步保眼治療,患兒于2021年2月14日到河北一洲腫瘤醫院接受質子治療。質子治療共分為三程計劃:一程計劃,單次質子劑量2 Gy,分11次照射患兒臨床腫瘤靶向區域;二程計劃,單次質子劑量2 Gy,分3次照射患兒大體腫瘤靶向區域;三程計劃,單次質子劑量2 Gy,分10次照射患兒全眼球。完成質子治療后,患兒于2022年8月25日到我院復查。廣角眼底照相檢查,右眼視網膜鈣化主瘤體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圖3)。患兒于2023年5月9日到我院復查。右眼BCVA 0.02,右眼角膜帶狀變性。歐堡超廣角眼底照相檢查,右眼視盤色澤蒼白,視網膜色素紊亂(圖4)。

2A示視網膜母細胞瘤主瘤體,呈鈣化退化。2B示鼻下方睫狀突表面灰白色小瘤體種植灶(紅箭)

視網膜鈣化主瘤體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

視盤色澤蒼白,視網膜色素紊亂
討論 RB是兒童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臨床常采用靜脈注射化療、眼動脈介入化療、玻璃體腔注射化療藥物、激光光凝治療、冷凍治療、PPV、眼球摘除手術和外放射治療(以下簡稱為放療)等。對于有眼外轉移風險或保眼無望的患兒,需行眼球摘除手術。本例患兒為雙眼RB,攜帶RB1基因突變,于外院行全身化療后行左眼眼球摘除手術。
右眼經過多次的眼動脈介入化療、玻璃體腔注射化療藥物、視網膜激光光凝、視網膜病損冷凍和PPV治療后仍反復的復發,屬于難治性RB。以往外放療為難治性RB的治療手段之一。但由于可導致眼眶發育畸形及誘發第二腫瘤等風險,外放療不再作為RB的常規治療方法[1]。與傳統外放療相比,質子治療后第二腫瘤發生率較低,對面中部發育的影響亦較小[2-3]。
質子具備“布拉格峰”的物理特性,在到達預設照射深度時釋放能量,隨后能量迅速跌至近乎為零。利用質子這一特性,可提高腫瘤靶區照射劑量,同時最大限度降低對腫瘤附近器官組織的照射劑量,從而減少放療毒性。2014年,Mouw等[4]研究報道,49例RB患者接受質子治療,其中半數患者預先接受過全身化療。在8年的中位隨訪期內,未發現患者死于腫瘤轉移或出現第二腫瘤,保眼率可達90%。Biewald等[5]研究報道,質子治療對于RB患者的保眼率可達60%。這提示質子治療可作為接受過多種治療的進展期RB的保眼治療。目前,質子治療雖已在國際上成為難治性RB的公認治療選擇,尤其是對于獨眼的患者,然而在國內應用尚少。
由于腫瘤生長位置不同,如腫瘤位于鋸齒緣附近時,晶狀體或其他眼前節組織需要被勾畫在照射靶區內,因此,質子治療可能會導致白內障、角膜潰瘍甚至穿孔等副反應[6]。本例患兒腫瘤復發位于睫狀突,角膜等眼前節組織需要被勾畫在照射靶區內。患兒經質子治療后出現角膜變性明顯加重,但隨訪期2年內暫未發現眼眶第二腫瘤及其他明顯副反應,如眼眶發育異常等。
近年來,眼動脈介入化療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我國RB患兒的保眼率,然而部分患兒對已有治療手段不敏感,經多次動脈化療、全身化療、視網膜激光光凝、視網膜病損冷凍、玻璃體腔化療等,仍反復復發,屬于難治性RB。本例患兒右眼獨眼,且為難治性RB,經質子治療有效,瘤體穩定超過2年,并保留微弱視力。這提示,對于難治性RB,質子治療具有一定應用價值,為難治性RB提供了新的保眼治療思路。在臨床工作中,難治性RB患兒預后較差,面臨保眼失敗的不良結局。質子治療因價格昂貴無法作為一線治療,但對于這部分患兒或可作為二線治療,為患兒帶來臨床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