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大學附屬醫院眼科 云南省第二人民醫院 云南省眼科醫院, 昆明 650021;
  • 2. 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 保山 678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觀察不同類型視網膜靜脈阻塞患眼側支循環的臨床特征。方法 回顧性臨床研究。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云南大學附屬醫院眼科檢查確診的單眼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360例360只眼納入研究。其中,男性157例157只眼,女性203例203只眼;年齡(61.0±5.9)歲;出現癥狀至就診時病程為3 d~6個月。黃斑分支靜脈阻塞(MBRVO)、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BRVO)、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CRVO)分別為67、187、106只眼;合并黃斑水腫210只眼。合并黃斑水腫者均給予玻璃體腔注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藥物治療。患眼均行掃頻源光相干斷層掃描檢查。觀察視網膜側支循環的發生率、部位、形態特點、形成時間以及抗VEGF藥物治療對側支循環形成的影響。將從視盤發出呈血管袢樣的血管在視盤走形一段后回到視盤的短路循環定義為視盤睫狀血管短路型側支循環。結果 病程1周時,MBRVO、BRVO患眼部分側支循環已建立;1~2個月時,已建立較為豐富而穩定的側支循環。病程2~3個月時,CRVO患眼視盤睫狀血管短路型側支循環逐漸形成。病程6個月時,MBRVO者67只眼中,側支循環建立36只眼(53.7%,36/67);BRVO者187只眼均觀察到側支循環(100.0%,187/187);CRVO者106只眼中,視盤側支循環建立29只眼(18.1%,29/106)。MBRVO者中建立側支循環的36只眼,其側支循環均建立于阻塞區域和非阻塞區域之間的垂直水平縫處。BRVO者187只眼中,側支循環建立于阻塞區域和非阻塞區域之間的垂直水平縫處102只眼;阻塞最中央逐級搭橋至正常血管上的側支循環54只眼;通過鼻側與顳側建立側支循環19只眼;通過中心凹建立的側支循環12只眼。其形態表現為平直走形、螺旋狀紆曲和花簇狀。CRVO建立側支循環的29只眼,均為視盤睫狀血管短路型側支循環。行抗VEGF藥物治療的210只眼中,側支循環建立160只眼。其中,MBRVO 32只眼(62.0%,32/63);BRVO 119只眼(100.0%,119/119);CRVO 9只眼(32.1%,9/28)。結論 MBRVO、BRVO、CRVO側支循環發生率分別為53.7%、100.0%、18.1%,其形態多樣,形成時間多為病程2個月左右。抗VEGF藥物治療未抑制側支循環的建立。

引用本文: 包鄭伊琳, 康文偉, 楊怡, 李娟娟. 光相干斷層掃描血管成像對視網膜靜脈阻塞中側支循環的觀察.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7): 500-505.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110-0001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無脈絡膜癥臨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解讀
  • 下一篇

    MP-3微視野計在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