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眼視光學院、眼科研究所 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視網膜功能與疾病重點實驗室, 天津 30038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觀察并初步分析玻璃體切割手術(PPV)開展日間手術管理后運營效能的變化。方法 回顧性臨床研究。2015年8月至2023年6月于天津醫科大學眼科醫院日間和(或)住院行微創PPV治療的10 895例患者10 895只眼17 528例手術納入本研究。其中,男性5 346例5 346只眼,女性5 549例5 549只眼;年齡(57.74±13.15)(0~95)歲。將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日間手術初步開展期)3 615只眼6 381例手術作為對照組;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日間手術擴大開展期)7 280只眼11 147例手術作為觀察組。根據日間手術管理模式,將觀察組再分為分散管理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集中管理組(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分別為2 905、4 375只眼和4 646、6 501例手術。對比觀察不同組間日間手術占比、平均住院日、平均非計劃再手術率的變化。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檢驗。結果 觀察組、對照組行日間PPV分別為7 852(70.44%,7 852/11 147)、24(0.38%,24/6 381)例,平均住院日分別為1(1)、5(3)d;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日間手術占比顯著增多(χ2=8 051.01)、平均住院日顯著降低(Z=4 536 844.5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0 1)。分散管理組、集中管理組平均住院日分別為2(3)、1(0)d,非計劃再手術分別為34(0.73%,34/4 646)、171(2.63%,171/6 501)例;與分散管理組比較,集中管理組平均住院日明顯降低(Z=1 436.94)、非計劃再手術率明顯升高(χ2=54.1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0 1)。結論 PPV日間管理模式可顯著降低平均住院日,但也會造成非計劃再手術率。

引用本文: 王漫嶠, 劉勃實, 胡博杰, 程朝暉, 韓金棟, 劉巨平, 張瓏俐, 邵彥, 石怡, 任新軍, 張楠, 李筱榮. 玻璃體切割手術日間管理模式真實世界研究.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8): 614-618.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117-0003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血清胱抑素C對威脅視力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預測價值
  • 下一篇

    自體神經感覺視網膜移植治療難治性巨大黃斑裂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