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眼科, 西安 71000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觀察非動脈炎性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NA-CRAO)患者外周血中部分與炎癥相關的血細胞變化。方法 回顧性臨床研究。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于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眼科住院治療的NA-CRAO患者218例(NA-CRAO組)及同期常規體檢者218名(對照組)納入研究。兩組受檢者年齡(t=0.60)、性別構成比(χ2=0.83)、體重指數(t=0.77)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采集受檢者空腹外周靜脈血0.2 ml,檢測白細胞(WBC)、中性粒細胞(NEUT)、淋巴細胞(LYMPH)、紅細胞(RBC)、RBC分布寬度(RDW)、血小板(PLT)、平均PLT體積(MPV)、大PLT比率(PLCR),計算NEUT/LYMPH比率(NLR)、PLT/LYMPH比率(PLR)。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對P<0.05的血細胞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計算各炎癥指標的曲線下面積(AUC)及其95%可信區間(95%CI),根據約登指數(靈敏度+特異性-1)確定最佳臨界值。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NA-CRAO組患者WBC、NEUT、NLR、RDW、PLR升高,LYMPH、RBC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9.68、12.43、9.47、3.64、5.54、5.18、0.46,P<0.001);兩組PLT、MPV、PLCR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2、1.56、0.8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NLR是NA-CRAO發生的可能危險因素(比值比=2.51,95%CI 0.780~0.859,P=0.031)。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NLR預測NA-CRAO的AUC為0.819,最佳臨界值為3.05,靈敏度、特異性分別為59.2%、92.7%。結論 NA-CRAO患者外周血細胞中NEUT明顯升高,LYMPH減少;NLR是NA-CRAO發生的可能危險因素。

引用本文: 王小堂, 雷濤, 顧露露, 王潤生, 張博, 馬騰. 非動脈炎性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患者的部分外周血細胞變化.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8): 593-597.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226-0008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地塞米松玻璃體腔植入劑起始聯合應用對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黃斑水腫外層視網膜結構完整性變化的長期觀察
  • 下一篇

    福建省龍巖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流行病學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