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眼科醫院 天津市眼科學與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天津醫科大學眼科臨床學院, 天津 30002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觀察并評估41G超微針視網膜下注射平衡鹽溶液(BSS)治療大直徑黃斑裂孔(MH)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臨床干預性研究。2024年3~6月于天津市眼科醫院檢查確診的大直徑全層MH患者22例22只眼納入研究。患眼裂孔最小直徑均>400 μm。所有患眼均接受25G玻璃體切割聯合內界膜剝除及41G超微針視網膜下注射BSS治療。患眼手術前及手術后1、3個月均行最佳矯正視力(BCVA)、微視野、眼底自發熒光、光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BCVA檢查采用標準對數視力表進行,統計時換算為最小分辨角對數(logMAR)視力。采用OCT儀測量MH最小直徑、基底直徑。采用黃斑完整性評估儀行微視野檢查,記錄黃斑10°范圍內黃斑整體指數(MII)、黃斑閾值(MT)。對比分析手術前后患眼BCVA、MII、MT變化以及裂孔閉合和并發癥發生情況。同一連續性指標的手術前后比較,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采用Stutent't檢驗,非正態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不同指標之間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 22例22只眼中,男性4例,女性18例;均為單眼發病;年齡66(60,71)歲;病程5(2.5,12.0)個月。患眼logMAR BCVA 1.24±0.57,MII、MT分別為100.0(99.53,100.00)、19.0(13.23,21.78)dB。手術后1個月,所有患眼裂孔均閉合,其中Ⅰ、Ⅱ型閉合分別為20(90.91%,20/22)、2(9.09%,2/22)只眼。末次隨訪時,患眼logMAR BCVA 0.62±0.58,MII、MT分別為99.9(59.45,100.00)、23.6(19.33,26.25)dB;與手術前比較,BCVA(t=3.579)、MII(Z=-2.374)、MT(Z=-2.997)明顯改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手術后BCVA與手術前BCVA(r=0.41)、MH最小直徑和基底直徑(r=0.64、0.58)、病程(r=0.63)、年齡(r=0.50)均呈顯著正相關(P<0.05)。隨訪期間所有患眼均未發生與手術相關的并發癥。結論 41G超微針視網膜下注射BSS短期內可有效提高大直徑MH患眼的裂孔閉合率,改善視功能且安全性較好。

引用本文: 王霞, 李曉麗, 武斌, 韓泉洪, 王瑩. 41G超微針視網膜下注射平衡鹽溶液治療大直徑黃斑裂孔的臨床觀察.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24, 40(12): 924-929.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715-0026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華眼底病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玻璃體腔注射治療前結膜囊微生物培養陽性患者的臨床及危險因素分析
  • 下一篇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患者厚玻璃膜疣的臨床特征和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