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四軍醫大學 基礎醫學院(西安 710032);
  • 2. 香港理工大學 電子計算學系(中國香港 999077);
  • 3. 第四軍醫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系(西安 71003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現有一次性身份認證技術無法持續保證整個人-機交互會話過程中的用戶身份合法性,且往往需要用戶主動配合而嚴重限制可用性。本研究首次提出一種基于超寬譜(UWB)生物雷達檢測心臟微動的非接觸身份識別新技術,通過生物雷達連續檢測心臟體表區域距離維多點微動回波,在心拍分割的基礎上利用二維主成分分析(2D-PCA)壓縮提取心拍周期內距離通道-采樣點二維圖像的矩陣特征用于身份識別。實測實驗中,以多距離單元& 2D-PCA特征方案為基礎結合兩種常規的參考特征方案,選取三種典型分類器為代表在正常呼吸和屏息兩種狀態下進行心拍身份識別。結果表明,本文所提多距離單元& 2D-PCA特征方案表現出最優的識別效果(識別率最高可達90%以上),相對最佳距離單元&整條心拍特征方案識別準確率總體平均提高6.16%(正常呼吸6.84%、屏息5.48%),相對多距離單元&整條心拍特征方案總體平均提高27.42%(正常呼吸28.63%、屏息26.21%)。本研究有望為未來社會用戶信息安全防護提供一種無擾式、全天候、非接觸、連續性身份識別新方法。

引用本文: 黃瑋, 任偉, 王可涵, 李釗, 王健琪, 路國華, 祁富貴. 微波心紋:基于超寬譜生物雷達檢測心臟微動的非接觸身份識別新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 2024, 41(2): 272-280. doi: 10.7507/1001-5515.20230906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基于半監督神經網絡的彈性模量分布重建
  • 下一篇

    基于步態特征的認知障礙量化評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