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唐興霞, 鄒偉健, 李孟秦, 王思旺, 王家珍. 馬尿泡中毒致意識障礙一例. 華西醫學, 2024, 39(1): 167-168. doi: 10.7507/1002-0179.20230913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病例介紹 患者,男,47 歲,因“進行性意識障礙 3+ h”于 2023 年 9 月 7 日收入川北醫學院附屬三臺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入院前 3+ h,患者因聽聞“馬尿泡可治療脂肪肝”而多次小劑量服用馬尿泡泡水劑(具體劑量不詳)后出現口干、心悸、燥熱,隨后出現精神亢奮、煩躁不安、胡言亂語,意識障礙呈進行性加重,逐漸出現意識模糊并伴有呼吸困難、面色潮紅,發病過程中不伴有胸悶、胸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小便失禁、抽搐。由我院救護車接入急診,入院時患者呼吸急促,神志呈恍惚狀,極度煩躁,面色潮紅,體格檢查(查體)不配合,雙肺呼吸音低,急診科予以氣管插管、有創通氣、洗胃后以“意識障礙”收入我院重癥醫學科。患者入院前 1+ 個月于當地中醫診所診斷為“脂肪肝”(無影像學檢查支持),個人史、婚育史無特殊。其妻子少量飲用自制馬尿泡泡水劑 1 次后出現口干、心悸、燥熱不適,無意識障礙及呼吸困難等癥狀。
入院查體:體溫 36.5℃,脈搏 122 次/min,呼吸 24 次/min,血壓 97/64 mm Hg(1 mm Hg=0.133 kPa);超力體型,神志恍惚,查體無法配合,面色潮紅,全身皮膚干燥,雙側瞳孔等大形圓,直徑 4 mm,對光反射遲鈍,氣管插管狀態,呼吸急促,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確切干濕啰音;心率 122 次/min,心律齊,其余內科查體未見異常,雙側病理征陰性。入院當日我院血氣分析(吸氧濃度 50%):pH 值 7.273,氧分壓 107 mm Hg,二氧化碳分壓 40.6 mm Hg,氯離子濃度 110 mmol/L,血氧飽和度 100%。肝功能:丙氨酸轉氨酶 43 U/L;電解質:陰離子間隙 7.1 mmol/L;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功能、腎功能、心肌酶譜結果未見明顯異常。頭顱 CT:未見確切異常。診斷為:莨菪堿類植物(馬尿泡)中毒并中毒性腦病、呼吸衰竭;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入院后予以呼吸支持、消化道清除減少毒物吸收、抑制膽堿酯酶活性、補液擴容、利尿促進代謝、預防應急性潰瘍、鎮痛、鎮靜、維持內環境穩定、能量支持等對癥治療,于入院次日成功撤機拔管,入院第 3 日患者口干、心悸、呼吸困難明顯緩解,拔除氣管導管后無呼吸困難,一般情況好轉,轉入我院腎病醫學科對癥治療 3 d 后患者自覺無明顯口干、心悸、呼吸困難,神志清楚,一般情況良好,于 2023 年 9 月 13 日出院。2023 年 9 月 26 日電話隨訪,患者訴無特殊不適。
討論 世界各地都在使用植物療法,尤其是傳統療法文化氛圍濃厚的地區及國家[1],比如我國。植物性中毒在臨床中較為少見,但仍是全球公共衛生問題[2],快速、準確識別植物性中毒,有利于及早對患者進行治療干預,從而減緩疾病的進展、挽救生命。馬尿泡生長于海拔 3400~5500 m 的高山砂礫及干旱草原,主要分布于甘肅、青海、四川和西藏,也叫羊尿泡,藏醫名為唐沖嘎博,屬顛茄科植物,為我國特有的藏藥,是珍稀瀕危植物,具有解痙止痛、解毒消腫等作用,味苦、辛,性寒,有毒[3],臨床上被用于治療胃腸痙攣疼痛、膽絞痛、白喉和炭疽,外敷治癰腫疔毒[4]。其因存在毒性,在 1984 年被學者建議列入毒藥管理范圍[5]。
學者通過分離、提取發現馬尿泡中含有生物堿、香豆素、酚酸、黃酮、核苷、烷酸、倍半萜、三萜類及微量元素(鈣、鎂、鐵、鋅)等成分,其中包括東莨菪堿、山莨菪堿和阿托品在內的生物堿類為其主要化學成分,這些成分在馬尿泡根莖地下部分的含量明顯高于地上部分[3, 6-8]。
馬尿泡中托烷類生物堿成分可非選擇性、競爭性拮抗毒蕈堿乙酰膽堿受體,其中東莨菪堿具有良好的血腦屏障穿透作用,故馬尿泡中毒后患者易出現神經興奮表現。阿托品可引發瞳孔擴張進而治療和控制近視[9]。莨菪堿與東莨菪堿類化合物作用于唾液腺可抑制唾液分泌[10];作用于呼吸系統可抑制氣道副交感神經,解除氣道痙攣[11];作用于消化系統可抑制胃腸道副交感神經,預防術后惡心、嘔吐;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治療抑郁癥[12];外周與中樞共同作用具有鎮痛、鎮靜、治療暈動癥、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等膽堿能中毒[13]的作用。但同時東莨菪堿具有中樞神經系統毒性作用,研究發現東莨菪堿可對注意力、認知功能、學習記憶、情緒和運動能力等大腦高級功能產生影響[13],其機制可能與其直接阻斷毒蕈堿乙酰膽堿受體的神經信號傳遞并間接影響其他神經遞質的傳遞,進而影響突觸的可塑性及神經網絡的連接有關[14]。經過鎮靜、抑制膽堿酯酶活性治療后,本例患者神志由恍惚變清楚,神經興奮表現及唾液腺分泌抑制表現如亢奮、煩躁、口干等癥狀逐漸好轉。
馬尿泡中香豆素類成分東莨菪內酯、黃酮類成分蘆丁和酚酸類成分對心血管系統具有較強的作用。東莨菪內酯具有松馳平滑肌、擴張血管的作用,可達到降血壓的療效[15]。本例患者出現血壓下降表現,經過促進代謝排毒、補液擴容治療,患者血壓可維持在正常范圍。蘆丁可調節細胞因子和氧化激酶水平,通過調節信號通路以調控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達到心肌保護作用,尤其是對抗腫瘤藥物如順鉑、脂多糖、吡柔比星、卡非佐米等誘發的心肌損傷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16];酚酸可通過抗氧化、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抗細胞凋亡、抗動脈粥樣硬化而達到心血管保護作用[17]。
馬尿泡中東莨內脂除了具有降血壓的作用外,還可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影響花生四烯酸的代謝,選擇性抑制環氧化酶-2 活性進而抑制前列腺素 E2 的生成實現抗炎作用[15];蘆丁還可以通過抑制炎癥反應中的酶活性或干擾某些信號通路關鍵酶的合成和表達發揮抗炎作用[16]。馬尿泡中分離出的部分溴化二氫香豆素對新型隱球菌、青霉菌和白假絲酵母菌 3 種真菌和枯草芽孢桿菌、黃色葡萄球菌 2 種細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3],研究發現兩性霉素 B 與蘆丁聯合使用可減少副作用并提高抗真菌功效[18]。除上述作用外,馬尿泡還具有降血糖、抗腫瘤、抗神經退行性疾病、抗病毒等作用,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馬尿泡中毒主要臨床表現為口干、眼干、燥熱、面色潮紅、心悸、腹脹、便秘、排尿困難、血壓下降、興奮、多語、譫妄,嚴重者出現昏迷、休克。馬尿泡中的托烷類生物堿可引起神經興奮表現,但是過量的托烷類生物堿對中樞神經的作用則可由興奮轉為抑制,進而引起中樞麻痹、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本例患者在服用馬尿泡泡水劑后出現口干、心悸、煩躁不安,進而出現意識障礙、呼吸困難癥狀,且入院時患者血壓偏低,均符合馬尿泡中毒表現。
目前尚無馬尿泡中毒相關文獻報道,其治療缺乏指導指南及共識。根據馬尿泡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中毒的臨床表現,其治療方案可參考阿托品中毒治療方案,總結如下:立即脫離中毒途徑;催吐、洗胃、灌腸、導瀉以減少毒物吸收;補液、利尿促進毒物排泄;新斯的明或毛果蕓香堿抑制膽堿酯酶活性;必要時可行血液凈化;其他支持對癥治療,如呼吸支持、鎮靜、控制心室率、導尿等。本例患者在入院后即給予洗胃、補液、導尿、利尿、呼吸支持、新斯的明解毒、鎮靜等對癥治療好轉后出院,未遺留胸悶、氣促、心悸等不適。
綜上所述,馬尿泡中毒的診斷主要依靠獲取病史及臨床表現的識別,其臨床表現與阿托品中毒具有異曲同工之處,臨床中接診這類疑似阿托品中毒癥狀的患者即應考慮是否存在馬尿泡接觸史。接診可疑馬尿泡中毒患者,中毒后 36 h 內對胃內容物、血清、尿液以及可疑攝入植物樣本進行毒物檢測可進一步明確診斷[19-20]。馬尿泡為“唐沖”的主流品種[4],具有獨特療效及藏醫用藥歷史,隨著其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馬尿泡的藥用價值進一步得到了驗證。我國傳統醫學文化氛圍濃厚,且傳統藥材藥理作用復雜多樣,加之人們對中藥炮制缺乏認識,故而屢屢出現急性植物性中毒。我國傳統中草藥種類繁多,臨床醫生難以一一知曉,但通過提高對各類植物性中毒臨床表現的辨認意識,可幫助患者及時脫離中毒途徑、減少毒物吸收、加強毒物排泄,可減緩疾病進展,在改善患者預后、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節約醫療資源上具有重要意義。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病例介紹 患者,男,47 歲,因“進行性意識障礙 3+ h”于 2023 年 9 月 7 日收入川北醫學院附屬三臺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入院前 3+ h,患者因聽聞“馬尿泡可治療脂肪肝”而多次小劑量服用馬尿泡泡水劑(具體劑量不詳)后出現口干、心悸、燥熱,隨后出現精神亢奮、煩躁不安、胡言亂語,意識障礙呈進行性加重,逐漸出現意識模糊并伴有呼吸困難、面色潮紅,發病過程中不伴有胸悶、胸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小便失禁、抽搐。由我院救護車接入急診,入院時患者呼吸急促,神志呈恍惚狀,極度煩躁,面色潮紅,體格檢查(查體)不配合,雙肺呼吸音低,急診科予以氣管插管、有創通氣、洗胃后以“意識障礙”收入我院重癥醫學科。患者入院前 1+ 個月于當地中醫診所診斷為“脂肪肝”(無影像學檢查支持),個人史、婚育史無特殊。其妻子少量飲用自制馬尿泡泡水劑 1 次后出現口干、心悸、燥熱不適,無意識障礙及呼吸困難等癥狀。
入院查體:體溫 36.5℃,脈搏 122 次/min,呼吸 24 次/min,血壓 97/64 mm Hg(1 mm Hg=0.133 kPa);超力體型,神志恍惚,查體無法配合,面色潮紅,全身皮膚干燥,雙側瞳孔等大形圓,直徑 4 mm,對光反射遲鈍,氣管插管狀態,呼吸急促,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確切干濕啰音;心率 122 次/min,心律齊,其余內科查體未見異常,雙側病理征陰性。入院當日我院血氣分析(吸氧濃度 50%):pH 值 7.273,氧分壓 107 mm Hg,二氧化碳分壓 40.6 mm Hg,氯離子濃度 110 mmol/L,血氧飽和度 100%。肝功能:丙氨酸轉氨酶 43 U/L;電解質:陰離子間隙 7.1 mmol/L;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功能、腎功能、心肌酶譜結果未見明顯異常。頭顱 CT:未見確切異常。診斷為:莨菪堿類植物(馬尿泡)中毒并中毒性腦病、呼吸衰竭;酸堿失衡、電解質紊亂。入院后予以呼吸支持、消化道清除減少毒物吸收、抑制膽堿酯酶活性、補液擴容、利尿促進代謝、預防應急性潰瘍、鎮痛、鎮靜、維持內環境穩定、能量支持等對癥治療,于入院次日成功撤機拔管,入院第 3 日患者口干、心悸、呼吸困難明顯緩解,拔除氣管導管后無呼吸困難,一般情況好轉,轉入我院腎病醫學科對癥治療 3 d 后患者自覺無明顯口干、心悸、呼吸困難,神志清楚,一般情況良好,于 2023 年 9 月 13 日出院。2023 年 9 月 26 日電話隨訪,患者訴無特殊不適。
討論 世界各地都在使用植物療法,尤其是傳統療法文化氛圍濃厚的地區及國家[1],比如我國。植物性中毒在臨床中較為少見,但仍是全球公共衛生問題[2],快速、準確識別植物性中毒,有利于及早對患者進行治療干預,從而減緩疾病的進展、挽救生命。馬尿泡生長于海拔 3400~5500 m 的高山砂礫及干旱草原,主要分布于甘肅、青海、四川和西藏,也叫羊尿泡,藏醫名為唐沖嘎博,屬顛茄科植物,為我國特有的藏藥,是珍稀瀕危植物,具有解痙止痛、解毒消腫等作用,味苦、辛,性寒,有毒[3],臨床上被用于治療胃腸痙攣疼痛、膽絞痛、白喉和炭疽,外敷治癰腫疔毒[4]。其因存在毒性,在 1984 年被學者建議列入毒藥管理范圍[5]。
學者通過分離、提取發現馬尿泡中含有生物堿、香豆素、酚酸、黃酮、核苷、烷酸、倍半萜、三萜類及微量元素(鈣、鎂、鐵、鋅)等成分,其中包括東莨菪堿、山莨菪堿和阿托品在內的生物堿類為其主要化學成分,這些成分在馬尿泡根莖地下部分的含量明顯高于地上部分[3, 6-8]。
馬尿泡中托烷類生物堿成分可非選擇性、競爭性拮抗毒蕈堿乙酰膽堿受體,其中東莨菪堿具有良好的血腦屏障穿透作用,故馬尿泡中毒后患者易出現神經興奮表現。阿托品可引發瞳孔擴張進而治療和控制近視[9]。莨菪堿與東莨菪堿類化合物作用于唾液腺可抑制唾液分泌[10];作用于呼吸系統可抑制氣道副交感神經,解除氣道痙攣[11];作用于消化系統可抑制胃腸道副交感神經,預防術后惡心、嘔吐;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可治療抑郁癥[12];外周與中樞共同作用具有鎮痛、鎮靜、治療暈動癥、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等膽堿能中毒[13]的作用。但同時東莨菪堿具有中樞神經系統毒性作用,研究發現東莨菪堿可對注意力、認知功能、學習記憶、情緒和運動能力等大腦高級功能產生影響[13],其機制可能與其直接阻斷毒蕈堿乙酰膽堿受體的神經信號傳遞并間接影響其他神經遞質的傳遞,進而影響突觸的可塑性及神經網絡的連接有關[14]。經過鎮靜、抑制膽堿酯酶活性治療后,本例患者神志由恍惚變清楚,神經興奮表現及唾液腺分泌抑制表現如亢奮、煩躁、口干等癥狀逐漸好轉。
馬尿泡中香豆素類成分東莨菪內酯、黃酮類成分蘆丁和酚酸類成分對心血管系統具有較強的作用。東莨菪內酯具有松馳平滑肌、擴張血管的作用,可達到降血壓的療效[15]。本例患者出現血壓下降表現,經過促進代謝排毒、補液擴容治療,患者血壓可維持在正常范圍。蘆丁可調節細胞因子和氧化激酶水平,通過調節信號通路以調控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達到心肌保護作用,尤其是對抗腫瘤藥物如順鉑、脂多糖、吡柔比星、卡非佐米等誘發的心肌損傷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16];酚酸可通過抗氧化、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抗細胞凋亡、抗動脈粥樣硬化而達到心血管保護作用[17]。
馬尿泡中東莨內脂除了具有降血壓的作用外,還可抑制促炎性細胞因子、影響花生四烯酸的代謝,選擇性抑制環氧化酶-2 活性進而抑制前列腺素 E2 的生成實現抗炎作用[15];蘆丁還可以通過抑制炎癥反應中的酶活性或干擾某些信號通路關鍵酶的合成和表達發揮抗炎作用[16]。馬尿泡中分離出的部分溴化二氫香豆素對新型隱球菌、青霉菌和白假絲酵母菌 3 種真菌和枯草芽孢桿菌、黃色葡萄球菌 2 種細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3],研究發現兩性霉素 B 與蘆丁聯合使用可減少副作用并提高抗真菌功效[18]。除上述作用外,馬尿泡還具有降血糖、抗腫瘤、抗神經退行性疾病、抗病毒等作用,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馬尿泡中毒主要臨床表現為口干、眼干、燥熱、面色潮紅、心悸、腹脹、便秘、排尿困難、血壓下降、興奮、多語、譫妄,嚴重者出現昏迷、休克。馬尿泡中的托烷類生物堿可引起神經興奮表現,但是過量的托烷類生物堿對中樞神經的作用則可由興奮轉為抑制,進而引起中樞麻痹、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本例患者在服用馬尿泡泡水劑后出現口干、心悸、煩躁不安,進而出現意識障礙、呼吸困難癥狀,且入院時患者血壓偏低,均符合馬尿泡中毒表現。
目前尚無馬尿泡中毒相關文獻報道,其治療缺乏指導指南及共識。根據馬尿泡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中毒的臨床表現,其治療方案可參考阿托品中毒治療方案,總結如下:立即脫離中毒途徑;催吐、洗胃、灌腸、導瀉以減少毒物吸收;補液、利尿促進毒物排泄;新斯的明或毛果蕓香堿抑制膽堿酯酶活性;必要時可行血液凈化;其他支持對癥治療,如呼吸支持、鎮靜、控制心室率、導尿等。本例患者在入院后即給予洗胃、補液、導尿、利尿、呼吸支持、新斯的明解毒、鎮靜等對癥治療好轉后出院,未遺留胸悶、氣促、心悸等不適。
綜上所述,馬尿泡中毒的診斷主要依靠獲取病史及臨床表現的識別,其臨床表現與阿托品中毒具有異曲同工之處,臨床中接診這類疑似阿托品中毒癥狀的患者即應考慮是否存在馬尿泡接觸史。接診可疑馬尿泡中毒患者,中毒后 36 h 內對胃內容物、血清、尿液以及可疑攝入植物樣本進行毒物檢測可進一步明確診斷[19-20]。馬尿泡為“唐沖”的主流品種[4],具有獨特療效及藏醫用藥歷史,隨著其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馬尿泡的藥用價值進一步得到了驗證。我國傳統醫學文化氛圍濃厚,且傳統藥材藥理作用復雜多樣,加之人們對中藥炮制缺乏認識,故而屢屢出現急性植物性中毒。我國傳統中草藥種類繁多,臨床醫生難以一一知曉,但通過提高對各類植物性中毒臨床表現的辨認意識,可幫助患者及時脫離中毒途徑、減少毒物吸收、加強毒物排泄,可減緩疾病進展,在改善患者預后、減輕患者經濟負擔、節約醫療資源上具有重要意義。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