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中醫院兒科(海口 57020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兒童支氣管哮喘(以下簡稱“哮喘”)患者鼻咽微生態與疾病的關系。方法  將 2020 年 11 月—2023 年 3 月在海南省中醫院接受治療的 41 例哮喘兒童回顧性納入研究,同時選擇同期行腺樣體檢查的 26 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從下鼻甲的前內側采集鼻黏膜樣本,通過聚合酶鏈反應分析 DEFB2IL17ATSLPIL13IL5T1R3 基因表達。從研究人群中收集鼻拭子,使用基于 16S 核糖體 RNA 基因測序對細菌組成進行分析。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哮喘組特應癥患兒比例增加(53.7% vs. 19.2%,P<0.05)。在門的水平上,與對照組相比,哮喘組兒童中綠彎菌門、髕骨細菌門、軟壁菌門和硝化螺旋菌門檢出數量增加(P<0.05),迷蹤菌門檢出數量降低(P<0.05)。在屬的水平上,與對照組相比,哮喘組兒童中芽孢桿菌屬(厚壁菌門)、瘤胃球菌屬(厚壁菌門)、紅球菌屬(放線菌門)、不動桿菌屬(變形菌門)、莫拉菌屬(變形菌門)和亞細亞菌屬(變形菌門)的成員明顯增加(P<0.05),腸球菌屬(厚壁菌門)、需烷烴型菌屬(變形菌門)、立克次體屬(變形菌門)、根瘤桿菌屬(變形菌門)的成員減少(P<0.05)。與對照組相比,哮喘組的 Shannon 指數降低(2.63±1.45 vs. 3.90±1.44;t=2.708,P=0.010)。根據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分析確定的 Shannon 指數最佳分界點值為 3.10。在所有研究人群中,與 Shannon 指數高于分界點兒童相比,Shannon 指數低于分界點的兒童鼻腔炎癥的特征是 IL17AT1R3 表達增加(P<0.05),TSLP 表達降低(P<0.05)。結論  哮喘兒童和健康對照兒童的鼻咽微生態組成和豐度明顯不同。

引用本文: 吳勝, 符順丹, 秦亞丹. 兒童支氣管哮喘患者鼻咽微生態特征分析. 華西醫學, 2024, 39(4): 561-566. doi: 10.7507/1002-0179.20230917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基于孟德爾隨機化探討腸道菌群與兒童哮喘的因果關聯
  • 下一篇

    PINK1/Parkin信號通路介導的線粒體自噬在重癥肺炎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