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日間服務中心于 2022 年開始運行,以日歸手術為主。為保障日歸手術患者的醫療護理質量,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日間服務中心利用信息技術支持,采用具有創新性的患者健康教育模式。該文主要介紹了上述日歸手術患者健康教育全程管理模式,涉及院前、院中、院后的諸多環節,旨在為日歸手術的進一步優化提供參考,以提高日歸手術患者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引用本文: 趙曉燕, 駱雪, 馬洪升. 日歸手術患者健康教育全程管理模式初探. 華西醫學, 2024, 39(2): 275-278. doi: 10.7507/1002-0179.20231027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于 2009 年正式開展日間手術后,從 2018 年開始嘗試日歸手術(same-day surgery)模式,即將原來 24 h 住院的日間手術縮短為當天住院、當天手術、術后當天 4~6 h 出院。日歸手術模式下,在有效配置醫療資源、縮短在院時間的同時,需要提供大量的患者教育信息,單位時間內醫護人員集中宣教內容多,患者需要理解、掌握、記憶的知識也很多。日歸手術患者在術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主要表現為焦慮、恐懼等。研究指出,術前焦慮發生率為 11%~80%[1],且隨著手術臨近,患者焦慮會變得更為嚴重[2],這極易導致安全風險[3-4]。因此,日歸手術患者及其家屬的圍手術期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患者健康教育的前移和后延至關重要,門診醫生評估并開具入院證后直到患者出院后 1 個月或更長的時間里都需要全程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管理,以減少患者的負性情緒,幫助其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準備手術、接受手術、術后康復,從而保障日歸手術患者的醫療護理質量。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作為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全面托管的綜合性公立醫院,其日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于 2022 年 2 月 28 日開始運行,以日歸手術為主,采用具有創新性的全流程健康教育模式,提升了日歸手術的質量和效能。本文主要介紹了本中心的日歸手術患者健康教育全程管理模式。
1 院前患者健康教育優化
根據日歸手術患者的就診流程,本中心以最大限度縮短患者在院內滯留時間并提高患者就醫體驗為目標,與信息技術公司合作開發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該系統包括入院預約、健康教育、醫生評估、手術排程、術后隨訪、數據統計等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院前患者健康教育。
1.1 入院預約后的健康教育
門診醫生為患者開具日歸手術入院證后,醫院信息系統自動鏈接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并根據患者需求進行預約手術日期、預留全身麻醉門診號源等操作,同時患者手機會收到手術預約成功的通知短信和健康教育網頁鏈接。患者可以掃描入院證上的全程日間信息系統微信小程序二維碼查看專屬患者個人的日歸手術流程進展和疾病相關的健康教育信息,以減少患者和家屬在醫院內不必要的來回咨詢。
1.2 術前居家等待期間的健康監測及健康教育指導
患者收到入院證后,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醫生端和護理端會呈現患者病情信息以及聯系方式,醫生和護士可以查看患者術前檢查完成情況、麻醉評估情況等。若患者有遺漏檢查或者檢查結果異常,預約護士會在手術前指導并協助患者完成必需的術前檢查,并將異常結果匯報給醫生并協同處理。患者術前居家等待期間,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會在指定時間向患者推送健康教育信息,并記錄患者的信息閱讀情況和術前準備情況,為患者提供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指導,包括語音電話、網絡鏈接、動畫演示、PPT 展示、人工指導等方式,以幫助緩解患者的焦慮。此外,對于白內障等主要影響老年人的疾病,不僅會給患者本人提供指導,還會向家屬推送相關的健康教育內容。
1.3 術前評估后的健康教育
在患者完成所有術前檢查后,醫生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或電腦端查閱并復核患者的術前檢查結果,評估其是否適合日歸手術。評估通過后,患者將被納入手術排程系統安排手術;如評估不通過,則通知患者進行下一步的觀察或安排其他治療方案。根據患者下一步的治療安排,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繼續根據患者情況向其推送健康教育信息。
2 院中患者健康教育優化
2.1 入院時建立和諧醫患關系
鑒于日歸手術患者住院時間較短及醫療護理活動較密集,醫患溝通尤為重要,與患者的交流時間也更顯珍貴。患者入院后面對陌生的住院環境,可能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5],故本中心在病房入口設立接待和指引護士崗位,入院接待護士態度和藹,主動慰問患者和家屬,運用適當的肢體語言,引導患者安全抵達病床準備手術,為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打下基礎。
2.2 術前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盡快為患者進行簡明且清晰的入院健康教育,包括術前飲食的注意事項、環境介紹、床檔及呼叫器的使用、預計手術時間等,以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恐懼和疑慮。同時,責任護士及時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心理支持,讓其能夠對即將進行的手術作好心理準備。
2.3 術后健康指導
患者術畢回病房后,值班護士及時到患者床旁與手術室工作人員交接患者術中情況。為患者測量生命體征,詢問患者感受,安慰和鼓勵患者,例如對于局部麻醉患者,肯定患者在術中的配合。并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包括飲食教育、病情觀察以及出現異常情況如何求助等內容。
2.4 出院前健康教育
患者病情穩定準備出院時,責任護士在出院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進行出院前健康教育時,推薦使用口頭和書面相結合的形式,同時應注重傾聽和回答患者及其家屬的詢問,保持對個人信念和價值觀的敏感,安排便于家屬參加的時間,著重于減低患者的焦慮,幫助患者建立信心,增加患者對出院準備度的感知[6-7]。內容包括教授疾病相關護理、基本護理知識,提高患者自護能力,介紹如何觀察異常情況及非計劃就診和手術的綠色通道,讓患者出院后能得到延續護理,并為其安排復診號源等。
總之,院中健康教育貫穿于所有護理活動中,如入院接待、護理評估、進行護理操作、巡視病房等。本中心運用多媒體技術及時與患者反饋和互動,使健康教育方式多樣化,例如本中心準備了關于疾病的文字科普以及住院期間安全教育的視頻、音頻、PPT 等健康教育資料,患者和家屬可在床旁交互系統隨時查看,還能留言互動反饋。此外,本中心以個體化及形式多樣化相結合的反復教育模式[8-9],使患者和家屬能更直觀、深入地理解健康教育的內容,保障患者術后安全。
3 院后患者健康教育優化
出院后的隨訪為再次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了機會,每一次的隨訪都是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有效的隨訪有利于改善患者并發癥、提高依從性、改善患者自護行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10-12]。本中心根據患者病情,醫護一體化制定隨訪計劃。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會在患者術后 24 h 內完成出院后第 1 次隨訪的信息推送或者語音電話回訪,當患者均不應答時,則安排人工電話回訪。這種智能化的隨訪方式大大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對于誰來負責人工隨訪,本中心也進行了嚴格的責任劃分。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班時間,固定 1 名護士負責隨訪工作;周末和下班時間由病房護士共同負責隨訪工作。同時,本中心由病房配備手機,提供 24 h 咨詢電話服務。每位護士按周輪值攜帶手機,可 24 h 為患者提供各類咨詢,實現全程無縫管理。此外,在對患者進行隨訪的過程中,若患者出現并發癥或危急情況,隨訪人員會與主刀醫生或各個專科住院總醫師聯系,以便通過醫院綠色通道優先給予治療,保障患者回家后的醫療安全。
4 患者健康教育全程管理的質量控制
4.1 制定規范的健康教育內容
本中心護士團隊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平時工作中患者經常關注的問題,共同討論并全方位分析患者的健康需求及對疾病的困惑,同時根據疾病類別設立護理專項小組,編寫制作疾病健康教育內容、入院流程、出院清單等,并邀請疾病相關手術醫生進行閱讀審核。然后挑選擅長寫作的護士擔任日歸手術健康資料的管理員,對健康教育資料進行實時更新、整理和匯總。例如,紙質版資料裝訂成冊,電子版發醫院相關部門,并同時更新到床旁交互系統和病房網站等,根據臨床需求實時更新健康教育內容,構建規范的病房健康教育內容,并把健康教育路徑化[13]。
4.2 嚴格培訓工作人員
由本中心科室護士長、質控護士、護理專業組長組成健康宣教督查專項小組,負責督導和培訓科室護士健康教育質量,以此來保障患者健康教育的質量。
4.3 醫護一體化管理及監測
本中心日歸手術醫護團隊每天一起交班,除常規病情交接外,還設置預約、咨詢、排程以及隨訪患者特殊病情等交接班內容,實現對日歸手術患者院前、院中、院后的一體化管理,構建流程優化、醫療質量高效的日歸手術團隊。此外,本中心為評價日歸手術的效率與安全,還對 5 個維度、26 個量化指標[14]進行監測,這些監測有利于日歸手術患者健康教育全程管理模式的進一步優化。
5 階段性成效
5.1 患者就醫體驗改善
盡管日歸手術患者住院時間進一步縮短,但是接受健康教育的信息量并沒有減少。本中心醫護一體化全程管理的患者健康教育模式、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內容、智能化的分時段健康教育信息推送方式,獲得了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2022 年 2 月 28 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本中心日歸手術患者的出院后 30 d滿意率為 99.85%。
5.2 醫護工作效率提高
患者健康教育的全程管理不僅對患者有益,也提高了醫護工作效率。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自動隨訪與人工隨訪相結合的智能化隨訪方式,讓本中心僅需要安排 1~2 人便可高效完成 5~7 人才能完成的隨訪工作。
5.3 健康教育內容更精準,日歸手術開展更安全
本中心的個體化患者健康教育內容,使日歸手術患者能夠更好地準備手術、應對術后病情變化。2022 年 2 月 28 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本中心當日手術取消率為 1.77%,非計劃再就診率為 0.69%,非計劃再住院率為 0.22%,非計劃再手術率為 0。
6 小結
日歸手術流程緊湊,有限的接觸時間和快速的手術治療流程已成為制約患者健康教育的因素[15]。對日歸手術患者的全流程健康教育應涵蓋流程中所有重要節點,包括患者門診就診、術前檢查、麻醉門診就診、術前教育、術中配合、術后觀察、居家康復、異常情況識別以及復診等。此外,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包括移動醫療信息的短信推送、微信公眾號服務、語音電話、24 h 在線咨詢服務、患者回家后快速康復通道與社區一體化合作、綠色通道的建立和醫護一體化管理等。患者健康教育全程管理模式的不斷優化定將使更多日歸手術患者受益。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于 2009 年正式開展日間手術后,從 2018 年開始嘗試日歸手術(same-day surgery)模式,即將原來 24 h 住院的日間手術縮短為當天住院、當天手術、術后當天 4~6 h 出院。日歸手術模式下,在有效配置醫療資源、縮短在院時間的同時,需要提供大量的患者教育信息,單位時間內醫護人員集中宣教內容多,患者需要理解、掌握、記憶的知識也很多。日歸手術患者在術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主要表現為焦慮、恐懼等。研究指出,術前焦慮發生率為 11%~80%[1],且隨著手術臨近,患者焦慮會變得更為嚴重[2],這極易導致安全風險[3-4]。因此,日歸手術患者及其家屬的圍手術期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患者健康教育的前移和后延至關重要,門診醫生評估并開具入院證后直到患者出院后 1 個月或更長的時間里都需要全程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管理,以減少患者的負性情緒,幫助其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準備手術、接受手術、術后康復,從而保障日歸手術患者的醫療護理質量。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作為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全面托管的綜合性公立醫院,其日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于 2022 年 2 月 28 日開始運行,以日歸手術為主,采用具有創新性的全流程健康教育模式,提升了日歸手術的質量和效能。本文主要介紹了本中心的日歸手術患者健康教育全程管理模式。
1 院前患者健康教育優化
根據日歸手術患者的就診流程,本中心以最大限度縮短患者在院內滯留時間并提高患者就醫體驗為目標,與信息技術公司合作開發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該系統包括入院預約、健康教育、醫生評估、手術排程、術后隨訪、數據統計等功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院前患者健康教育。
1.1 入院預約后的健康教育
門診醫生為患者開具日歸手術入院證后,醫院信息系統自動鏈接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并根據患者需求進行預約手術日期、預留全身麻醉門診號源等操作,同時患者手機會收到手術預約成功的通知短信和健康教育網頁鏈接。患者可以掃描入院證上的全程日間信息系統微信小程序二維碼查看專屬患者個人的日歸手術流程進展和疾病相關的健康教育信息,以減少患者和家屬在醫院內不必要的來回咨詢。
1.2 術前居家等待期間的健康監測及健康教育指導
患者收到入院證后,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醫生端和護理端會呈現患者病情信息以及聯系方式,醫生和護士可以查看患者術前檢查完成情況、麻醉評估情況等。若患者有遺漏檢查或者檢查結果異常,預約護士會在手術前指導并協助患者完成必需的術前檢查,并將異常結果匯報給醫生并協同處理。患者術前居家等待期間,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會在指定時間向患者推送健康教育信息,并記錄患者的信息閱讀情況和術前準備情況,為患者提供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指導,包括語音電話、網絡鏈接、動畫演示、PPT 展示、人工指導等方式,以幫助緩解患者的焦慮。此外,對于白內障等主要影響老年人的疾病,不僅會給患者本人提供指導,還會向家屬推送相關的健康教育內容。
1.3 術前評估后的健康教育
在患者完成所有術前檢查后,醫生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或電腦端查閱并復核患者的術前檢查結果,評估其是否適合日歸手術。評估通過后,患者將被納入手術排程系統安排手術;如評估不通過,則通知患者進行下一步的觀察或安排其他治療方案。根據患者下一步的治療安排,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繼續根據患者情況向其推送健康教育信息。
2 院中患者健康教育優化
2.1 入院時建立和諧醫患關系
鑒于日歸手術患者住院時間較短及醫療護理活動較密集,醫患溝通尤為重要,與患者的交流時間也更顯珍貴。患者入院后面對陌生的住院環境,可能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5],故本中心在病房入口設立接待和指引護士崗位,入院接待護士態度和藹,主動慰問患者和家屬,運用適當的肢體語言,引導患者安全抵達病床準備手術,為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打下基礎。
2.2 術前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盡快為患者進行簡明且清晰的入院健康教育,包括術前飲食的注意事項、環境介紹、床檔及呼叫器的使用、預計手術時間等,以消除患者及家屬的恐懼和疑慮。同時,責任護士及時為患者和家屬提供心理支持,讓其能夠對即將進行的手術作好心理準備。
2.3 術后健康指導
患者術畢回病房后,值班護士及時到患者床旁與手術室工作人員交接患者術中情況。為患者測量生命體征,詢問患者感受,安慰和鼓勵患者,例如對于局部麻醉患者,肯定患者在術中的配合。并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包括飲食教育、病情觀察以及出現異常情況如何求助等內容。
2.4 出院前健康教育
患者病情穩定準備出院時,責任護士在出院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進行出院前健康教育時,推薦使用口頭和書面相結合的形式,同時應注重傾聽和回答患者及其家屬的詢問,保持對個人信念和價值觀的敏感,安排便于家屬參加的時間,著重于減低患者的焦慮,幫助患者建立信心,增加患者對出院準備度的感知[6-7]。內容包括教授疾病相關護理、基本護理知識,提高患者自護能力,介紹如何觀察異常情況及非計劃就診和手術的綠色通道,讓患者出院后能得到延續護理,并為其安排復診號源等。
總之,院中健康教育貫穿于所有護理活動中,如入院接待、護理評估、進行護理操作、巡視病房等。本中心運用多媒體技術及時與患者反饋和互動,使健康教育方式多樣化,例如本中心準備了關于疾病的文字科普以及住院期間安全教育的視頻、音頻、PPT 等健康教育資料,患者和家屬可在床旁交互系統隨時查看,還能留言互動反饋。此外,本中心以個體化及形式多樣化相結合的反復教育模式[8-9],使患者和家屬能更直觀、深入地理解健康教育的內容,保障患者術后安全。
3 院后患者健康教育優化
出院后的隨訪為再次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了機會,每一次的隨訪都是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有效的隨訪有利于改善患者并發癥、提高依從性、改善患者自護行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10-12]。本中心根據患者病情,醫護一體化制定隨訪計劃。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會在患者術后 24 h 內完成出院后第 1 次隨訪的信息推送或者語音電話回訪,當患者均不應答時,則安排人工電話回訪。這種智能化的隨訪方式大大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而對于誰來負責人工隨訪,本中心也進行了嚴格的責任劃分。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上班時間,固定 1 名護士負責隨訪工作;周末和下班時間由病房護士共同負責隨訪工作。同時,本中心由病房配備手機,提供 24 h 咨詢電話服務。每位護士按周輪值攜帶手機,可 24 h 為患者提供各類咨詢,實現全程無縫管理。此外,在對患者進行隨訪的過程中,若患者出現并發癥或危急情況,隨訪人員會與主刀醫生或各個專科住院總醫師聯系,以便通過醫院綠色通道優先給予治療,保障患者回家后的醫療安全。
4 患者健康教育全程管理的質量控制
4.1 制定規范的健康教育內容
本中心護士團隊在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平時工作中患者經常關注的問題,共同討論并全方位分析患者的健康需求及對疾病的困惑,同時根據疾病類別設立護理專項小組,編寫制作疾病健康教育內容、入院流程、出院清單等,并邀請疾病相關手術醫生進行閱讀審核。然后挑選擅長寫作的護士擔任日歸手術健康資料的管理員,對健康教育資料進行實時更新、整理和匯總。例如,紙質版資料裝訂成冊,電子版發醫院相關部門,并同時更新到床旁交互系統和病房網站等,根據臨床需求實時更新健康教育內容,構建規范的病房健康教育內容,并把健康教育路徑化[13]。
4.2 嚴格培訓工作人員
由本中心科室護士長、質控護士、護理專業組長組成健康宣教督查專項小組,負責督導和培訓科室護士健康教育質量,以此來保障患者健康教育的質量。
4.3 醫護一體化管理及監測
本中心日歸手術醫護團隊每天一起交班,除常規病情交接外,還設置預約、咨詢、排程以及隨訪患者特殊病情等交接班內容,實現對日歸手術患者院前、院中、院后的一體化管理,構建流程優化、醫療質量高效的日歸手術團隊。此外,本中心為評價日歸手術的效率與安全,還對 5 個維度、26 個量化指標[14]進行監測,這些監測有利于日歸手術患者健康教育全程管理模式的進一步優化。
5 階段性成效
5.1 患者就醫體驗改善
盡管日歸手術患者住院時間進一步縮短,但是接受健康教育的信息量并沒有減少。本中心醫護一體化全程管理的患者健康教育模式、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內容、智能化的分時段健康教育信息推送方式,獲得了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2022 年 2 月 28 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本中心日歸手術患者的出院后 30 d滿意率為 99.85%。
5.2 醫護工作效率提高
患者健康教育的全程管理不僅對患者有益,也提高了醫護工作效率。全流程日間信息系統自動隨訪與人工隨訪相結合的智能化隨訪方式,讓本中心僅需要安排 1~2 人便可高效完成 5~7 人才能完成的隨訪工作。
5.3 健康教育內容更精準,日歸手術開展更安全
本中心的個體化患者健康教育內容,使日歸手術患者能夠更好地準備手術、應對術后病情變化。2022 年 2 月 28 日—2023 年 12 月 31 日本中心當日手術取消率為 1.77%,非計劃再就診率為 0.69%,非計劃再住院率為 0.22%,非計劃再手術率為 0。
6 小結
日歸手術流程緊湊,有限的接觸時間和快速的手術治療流程已成為制約患者健康教育的因素[15]。對日歸手術患者的全流程健康教育應涵蓋流程中所有重要節點,包括患者門診就診、術前檢查、麻醉門診就診、術前教育、術中配合、術后觀察、居家康復、異常情況識別以及復診等。此外,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包括移動醫療信息的短信推送、微信公眾號服務、語音電話、24 h 在線咨詢服務、患者回家后快速康復通道與社區一體化合作、綠色通道的建立和醫護一體化管理等。患者健康教育全程管理模式的不斷優化定將使更多日歸手術患者受益。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