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廣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廣東東莞 52380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基于粒子群優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BP 神經網絡,分析 2 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并構建 2 型糖尿病篩查模型。方法  選擇 2021 年 7 月—2022 年 8 月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科 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為病例組,以同期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健康體檢人群為對照組。收集研究對象的基本信息、體檢資料和實驗室檢查指標等進行比較分析。運用 MATLAB R2021b 軟件分別構建 PSO-BP 神經網絡模型、BP 神經網絡模型和 logistic 回歸模型,并選出最優的 2 型糖尿病篩查模型。在此基礎上,采用平均影響值算法篩選 2 型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結果  病例組共納入患者 1 053 例,對照組共納入健康體檢人群 914 例。除食鹽類型、共病家族史、體質量指數、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主食攝入外(P>0.05),其余指標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PSO-BP 神經網絡模型的整體篩查性能優于 BP 神經網絡模型和 logistic 回歸模型。基于 PSO-BP 神經網絡模型,平均影響值算法因素篩選結果顯示 2 型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為空腹血糖、心率、年齡、腰臂比和婚姻狀況,保護因素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蔬菜攝入、居住地、文化程度、水果攝入和肉類攝入。結論  2 型糖尿病的影響因素較多,應重點關注高危人群并定期開展疾病篩查,減少 2 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PSO-BP 神經網絡篩查模型的性能最佳,未來可推廣至其他疾病的早期篩查及診斷。

引用本文: 王仕鴻, 陳永澤, 麥振華, 譚茜蔚, 楊子華, 王爽, 趙樂, 馬勇, 黃翠怡, 孔丹莉, 丁元林, 于海兵. 基于粒子群優化算法 BP 神經網絡的 2 型糖尿病危險因素分析及篩查模型構建. 華西醫學, 2024, 39(2): 251-258. doi: 10.7507/1002-0179.20231103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循環腫瘤細胞和循環腫瘤內皮細胞對鼻咽癌治療的應答變化及其意義
  • 下一篇

    不同抗阻訓練方案對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胰島素抵抗作用的網狀 Meta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