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曹沛蓮, 董四平, 張亞娟, 何一雷, 蔣達興. 基于 CiteSpace 的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的文獻計量分析. 華西醫學, 2023, 38(12): 1842-1849. doi: 10.7507/1002-0179.20231105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我國社會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醫療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成為“十四五”時期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焦點問題[1]。2014 年全國醫學會共受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托逾萬例次,共受理醫療損害鑒定委托逾 3 000 例次,事故率約 46.7%[2]。醫療風險普遍存在,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醫療質量。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患者安全問題在各國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發展中國家更甚[3]。常見的醫療風險包括社會、管理、技術等因素[4]。例如,國外醫院通常使用快速反應系統(rapid response system, RRS)進行患者監測,以識別和減輕固有風險。但仍然有很多醫護人員由于技術和管理上的欠缺而遺漏甚至拒絕激活 RRS[5]。其次,醫療風險導致的不良事件有 13 大類,最常見的是藥物或手術治療中的錯誤[6]。這些不良事件不僅危害患者生命,也給醫生和衛生系統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7]。為控制醫療風險,各國建立了不同的醫療風險監測管理辦法,如中國的三級質控組織、美國的自愿報告系統、荷蘭的強制報告制度等[8-9]。醫療風險預警是促進醫療安全的重要手段,風險預警系統包括風險識別、評價、控制、反饋 4 個部分[10]。民營醫療機構作為我國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諸多的醫療風險,如醫療事故、醫療糾紛、醫療質量等。特別是我國的民營醫院發展速度快,經營模式以社會需要為導向,醫療風險管理容易被忽視。如何提升醫院風險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研究發文的趨勢、關鍵詞分布、研究熱點趨勢等進行分析與梳理,結合國家政策背景以及統計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研究建議,為民營醫療機構的醫療風險管理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促進民營醫療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1.1.1 納入標準
① 文獻類型限定為學術期刊;② 語種選擇中英文;③ 符合主題相關性;④ 數據完整且文獻可讀。
1.1.2 排除標準
① 重復文獻;② 錯誤文獻,即存在明顯錯誤或謬誤的文獻,如數據錯誤、引用錯誤、邏輯錯誤等;③ 低質量性:如無創新性、無理論依據、無實證支持、無結論討論等;④ 低影響性:影響力較低或關注度較低,如期刊質量低、發表年份早于建庫時間相關要求不符合目前管理規定等。
1.2 檢索策略
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及 Web of Science 為數據來源。檢索時間段為建庫以來到 2023 年 7 月 31 日。構建檢索策略主題中文檢索范圍是(“民營醫療機構” OR “民營醫院” OR “民營診所” OR “民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OR “民營門診部” OR “其他民營醫療機構”)AND(“醫療風險管理” OR “醫療風險控制” OR “醫療風險評估” OR “醫療風險預防”)AND (“預警機制” OR “預警模型” OR “預警指標” OR “預警系統”)。英文檢索范圍是(”private medical institutions”or” Facilities, Private” OR ” Private Facility” OR ”private hospital” OR” Hospital, Private” OR”non-public hospitals”)or(”medical risk management” OR ”medical risk” OR ”Hospital Incident Reporting” OR” medical safety” OR ”medical quality”)or (”early warning mechanism”OR ”risk prevention” OR ”risk control”)。
1.3 研究工具
采用 CiteSpace 6.2.R6 作為文獻的可視化分析工具,其可以顯示特定學科在限定時期內的表現和趨勢,以及探索前沿研究的演變[11]。
1.4 分析方法
兩位研究人員在同一天(2023 年 8 月 1 日)獨立檢索原始數據,然后討論可能的差異,搜索字符串最終由兩位研究人員確定并確認。根據檢索式,在各個檢索源中進行檢索,得到初步的檢索結果。兩位研究人員意見不一致時,通過雙方討論達成一致。再使用 CiteSpace 軟件進行數據提取和統計分析,設置時間分割為 1999 年—2023 年,時間切片為1年,其他各參數設置根據圖譜需要進行調整。
通過對文獻發文量、作者發文量及合作網絡分析,了解國內外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相關領域的主要研究人員及其合作情況,從而反映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因此,根據CiteSpace統計將作者、機構發文量進行排序,對發文量≥3篇以上作為核心作者、核心機構。共現圖譜節點之間的連線代表關鍵詞之間的相互聯系,節點的大小表示關鍵詞在期刊中出現頻次的高低,節點越大表示關鍵詞出現的頻次越高,反之越低。中心度≥0.10 表示該節點高度集中,反之<0.10 代表該節點呈分散狀態。
關鍵詞是從文獻群中提取高頻關鍵詞或主題詞揭示研究熱點的分布及關聯性,體現了研究的主要內容。本研究由于關鍵詞共現分析網絡過于密集及不同作者對同一詞語的表述不同,故對網絡進行裁剪及合并同義關鍵詞后,在得出關鍵詞共現圖譜后,通過選擇似然方程(log-likelihoodequation, LLR)算法對關聯度較高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以梳理本研究核心主題及相關概念間的關系,從而進一步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中心性≥0.10 說明在該領域研究關注度較高。再通過對關鍵詞突現強度(strength)、突現持續時期(begin-end)對學者某一時期關注的研究領域及持續時間進行分析,紅格的長度代表該關鍵詞突現開始出現的年份,長度為突現持續的時期,能較好反映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與階段性研究熱點。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 Citespace 軟件對納入文獻的總量、歷年變化趨勢、關鍵詞共現分析、聚類分析和突現分析等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結合 Excel 圖表探討其年度發文量和發展趨勢。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共檢出文獻 3 220 篇,其中中國知網 1 039 篇、萬方 437 篇、維普 398 篇、Web of Science 1 346 篇;經查重剔除后,最終有中文 1 446 篇,英文 1 189 篇。
2.2 發文量分析
1999 年—2023 年發文量見圖1。可見,最早的相關文獻見于 1999 年,1999 年—2002 年發文量較少,呈平穩水平;2003 年—2021 年發文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2021 年至今呈下降趨勢。

發文量排名前 5 位的中文期刊為《財經界》(53篇)、《中國醫院》(32 篇)、《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9 篇)、《現代經濟信息》(28 篇)、《中國醫院管理》(28 篇),涵蓋了財務管理、醫院管理、衛生產業、醫療器械、醫院感染等多個研究領域。發文量排名前 5 位的英文期刊為Nature(282 篇)、Science(243 篇)、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41 篇)、PLoS One(224 篇)、Lancet(210 篇),涵蓋自然科學、生物化學、神經病學等領域的研究內容。
2.3 作者合作共現分析
作者合作分布圖譜見圖2。該研究領域核心作者需滿足發文量為≥3 篇,本研究領域中英文核心作者群共有 141 人,共發文 597 篇,約占總發文量的 22.66%。中文作者合作圖譜中節點數量為 268 個,連線為 259 條,網絡密度為 0.007 2,最高產學者為許蘋(中心度為 0.00),累計發表7 篇,部分研究者構成了多個密切合作的研究團隊,如以許蘋等學者為核心的作者群(圖2a );英文作者合作圖譜中節點數量為 274 個,連線為 616 條,網絡密度為 0.016 5,最高產學者為 Zhang Y(中心度為 0.25),累計發表 17 篇,部分研究者構成了多個密切合作的研究團隊,如以 Posner Mi(中心度為 0.10)等學者為核心的作者群(圖2b )。

a. 中文期刊;b. 英文期刊
2.4 機構合作共現分析
機構合作分布圖譜見圖3。該領域核心機構需滿足發文量≥3 篇及以上即為核心機構,本研究中英文核心機構群共有 86 人,共發文 535 篇,約占總發文量的 20.30%。國內研究機構主要為財經類高校,其合作圖譜中節點數量 152 個、連線 35 條,網絡密度為 0.003,未形成明顯的研究中心(圖3a )。國外研究機構合作圖譜中節點數量 167 個、連線 124 條,網絡密度為 0.008 9,部分機構形成了較為密切的合作網絡,但總體較為分散(圖3b )。

a. 中文期刊; b. 英文期刊
2.5 關鍵詞共現分析
關鍵詞共現圖譜見圖4,中心性排名前 12 位的中英文關鍵詞見表1。可見,出現頻次≥100 次的關鍵詞有 1 個(responses),中心性≥0.1 的關鍵詞有 11 個(預警機制、醫療機構、風險管理、醫院、醫療糾紛、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風險防范、activation、behavior)。

a. 中文期刊;b. 英文期刊

2.6 關鍵詞聚類圖譜
排名前 4 位的關鍵詞聚類見表2。可見,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經濟運營、管理機制等醫院管理方面的研究,以及體現了醫療行業特性的疾病預警、預警信號等方面研究。

2.7 關鍵詞突現圖譜
關鍵詞突現圖譜見圖5。可見,預警機制、公共衛生、應急機制、突發事件、危機管理等關鍵詞均從 2003 年開始突現,危機管理持續時間最久;自 2010 年起醫療糾紛、醫療風險等關鍵詞突現,風險控制成為新的研究熱點,包括財務管理、醫療器械等,風險管理、應急管理、behavior(行為)等關鍵詞在近幾年又開始突現,至今仍是熱點。

每個突現詞后的一個小格代表一個年份,紅色格代表關鍵詞在相應年份突現明顯,紅色格的長度代表突現持續的時間
3 討論
3.1 國內研究領域廣泛,但發展深度和聚焦度相對不足
從文獻總量及中英文文獻發表情況可知,我國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相關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涵蓋多個學科、研究領域廣泛,具有跨學科性及綜合性;在中期(2004 年—2021 年)呈增長態勢,但近年來外文文獻增長趨勢更快,至 2022 年超過中文文獻發表量,且國外作者及機構合作網絡較國內更為密切,國內整體在深度和聚焦度發展相對不足。從關鍵詞突現可以看出本研究熱點的變化與科學研究發展過程相似,以“理論構建-問題聚焦-對策提出”這一研究邏輯影響研究趨勢。
3.2 關注國內外研究熱點,深入我國民營醫療機構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3.2.1 關于醫療風險管理研究的展望
由關鍵詞共現分析可知,我國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相關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醫療風險、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療糾紛、醫患溝通等方面,反映了該領域的核心問題及關注點。有研究分析了民營醫療和公立醫療的優勢和劣勢,認為民營醫療要提高自身競爭力,就必須加強風險管理和質量控制,提升服務水平和患者滿意度[12]。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醫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加強醫院安全風險排查、多元化解醫療糾紛、建立高風險人員預警提醒機制等措施,旨在提升醫院安全秩序管理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為醫患雙方營造良好診療環境[13]。有研究提出對比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在經營理念、管理能力、醫療技術及診療水平等方面相對薄弱,加之針對民營醫院的醫療風險分擔運行機制不健全等現實困境,健全民營醫院法律責任制度是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的有效措施[14]。結合現階段高質量發展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質量與安全的研究仍是主流。
3.2.2 促進一些新興的或較少被關注的細分領域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出現了如道德風險、突發事件、內部控制等新型研究領域。這說明該領域的研究主要圍繞著如何保障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如何提高醫療服務的效果和滿意度,如何減少醫療過程中的不良后果和損失,如何維護醫患雙方的權益和信任等方面展開。民營醫療機構作為醫療保險的服務提供者,可能會受到道德風險的影響,從而采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醫療行為,如超范圍執業、違規使用醫療技術、違法發布醫療廣告、雇傭“醫托”欺騙患者誘導消費至有組織地騙保、要挾消費等[15]。毛玉娟[16]認為民營醫療機構是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載體一,有義務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更加便捷的公共醫療服務。民營醫療機構作為社會力量參與突發事件醫療應急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按照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積極配合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做好突發事件醫療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提高醫療救治能力和水平[17]。內部控制是民營醫療機構規范發展的必要條件,民營醫療機構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著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如政策變化、患者訴求、行業監管、財務管理、人才流失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有效應對這些挑戰,提高民營醫療機構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18]。這些問題都是該領域的基本和常見的問題,也是該領域的長期和普遍的問題,因此受到了廣泛和持續的關注。而英文研究集中于生理學、心理學、行為學、統計學、預防保健學等領域。研究方法包括 Meta 分析、行為干預、生理實驗等。這提示中文研究過程中可以多學科融合,利用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創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3.2.3 科學化、智慧化、數字化醫院風險管理系統的研究
由關鍵詞聚類分析可知,該領域國內研究內容主要有風險管理、預警機制、醫院、債券違約等 4 個方面,其中風險管理是近期最受關注的主題,涉及患者安全目標、業務水平、動態博弈、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等方面。患者安全目標旨在減少醫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和信任度[19];業務水平反映了醫療機構的專業能力和競爭力,也是評價醫療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標[20];動態博弈可以用來分析醫療市場中各種主體(如醫院、醫生、患者、政府等)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以及其對醫療質量、價格、效率等因素的影響[21];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是一種前瞻性的風險管理工具,用來評估系統和流程中容易發生失效的原因和將造成的后果,找出系統和流程中最需要改變的環節,以預防失效的發生[22]。在醫院管理過程中,對現代化管理工具的使用也是體現管理科學化、標準化的要求。民營醫療機構更加需要管理工具來指導醫院管理,工具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將會成為民營醫療機構管理的成果研究內容。
3.3 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研究趨勢
在醫療風險管理研究方面,本研究發現我國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相關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醫療風險、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療糾紛、醫患溝通等方面,反映了該領域的核心問題和關注點。結合現階段高質量發展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質量與安全的研究仍是主流。在醫療風險預警機制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傳染病防治、政府行為等方面。公共衛生領域的預警機制主要是指通過對各種公共衛生指標和風險因素的監測和分析,及時發現和評估可能導致公共衛生危機的異常情況,以及根據不同級別的預警信號,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以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23]。例如我國建立了全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形成了及時有效的公共衛生監測預警網絡,及時提出預警提示和改進建議,并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糾正和完善措施,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效能[24]。這些主題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系或影響,需要進一步分析和探討。德國 36 家醫院感染控制信息技術系統,實現感染控制和監控信息技術的集成和聯通性[25],南澳大利亞建立藥物早期預警系統降低藥物過量致死率和醫院就診率顯著減少與藥物相關的醫療后果,從而有助于降低醫療保健成本[26]。目前,我國醫院質量評價體系智慧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基于智慧化醫院管理的“互聯網+”“大數據+”風險管理預警系統及機制研究也將成為熱點。
綜上所述,我國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相關領域的研究內容較為豐富,涵蓋多學科多領域,但仍存在一些新興的或比較少被關注的方面,如道德風險(過度診療、虛假宣傳、隱瞞真相、濫用職權等)、突發事件(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危機、恐怖襲擊、暴力沖突等)、內部控制(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資管理、信息管理等)等方面,表明該研究領域還有待深入和拓展。為了更好地探索這些方面,需要科學地建立相關的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在高質量發展時代背景下,國家積極開展“民營醫院管理年”活動要求做好醫療風險管理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因此,在現代化醫院管理要求下,更加需要加強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不僅要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和理論,更要結合具體的實踐案例,構建出適合我國民營醫療機構特點的風險管理和預警模型,加強跨領域、跨專業和跨部門的合作和交流,為民營醫院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的創新和發展邁出更大的步伐。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我國社會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醫療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成為“十四五”時期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焦點問題[1]。2014 年全國醫學會共受理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托逾萬例次,共受理醫療損害鑒定委托逾 3 000 例次,事故率約 46.7%[2]。醫療風險普遍存在,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醫療質量。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患者安全問題在各國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發展中國家更甚[3]。常見的醫療風險包括社會、管理、技術等因素[4]。例如,國外醫院通常使用快速反應系統(rapid response system, RRS)進行患者監測,以識別和減輕固有風險。但仍然有很多醫護人員由于技術和管理上的欠缺而遺漏甚至拒絕激活 RRS[5]。其次,醫療風險導致的不良事件有 13 大類,最常見的是藥物或手術治療中的錯誤[6]。這些不良事件不僅危害患者生命,也給醫生和衛生系統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7]。為控制醫療風險,各國建立了不同的醫療風險監測管理辦法,如中國的三級質控組織、美國的自愿報告系統、荷蘭的強制報告制度等[8-9]。醫療風險預警是促進醫療安全的重要手段,風險預警系統包括風險識別、評價、控制、反饋 4 個部分[10]。民營醫療機構作為我國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諸多的醫療風險,如醫療事故、醫療糾紛、醫療質量等。特別是我國的民營醫院發展速度快,經營模式以社會需要為導向,醫療風險管理容易被忽視。如何提升醫院風險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對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研究發文的趨勢、關鍵詞分布、研究熱點趨勢等進行分析與梳理,結合國家政策背景以及統計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研究建議,為民營醫療機構的醫療風險管理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促進民營醫療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1.1.1 納入標準
① 文獻類型限定為學術期刊;② 語種選擇中英文;③ 符合主題相關性;④ 數據完整且文獻可讀。
1.1.2 排除標準
① 重復文獻;② 錯誤文獻,即存在明顯錯誤或謬誤的文獻,如數據錯誤、引用錯誤、邏輯錯誤等;③ 低質量性:如無創新性、無理論依據、無實證支持、無結論討論等;④ 低影響性:影響力較低或關注度較低,如期刊質量低、發表年份早于建庫時間相關要求不符合目前管理規定等。
1.2 檢索策略
以中國知網、萬方、維普及 Web of Science 為數據來源。檢索時間段為建庫以來到 2023 年 7 月 31 日。構建檢索策略主題中文檢索范圍是(“民營醫療機構” OR “民營醫院” OR “民營診所” OR “民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OR “民營門診部” OR “其他民營醫療機構”)AND(“醫療風險管理” OR “醫療風險控制” OR “醫療風險評估” OR “醫療風險預防”)AND (“預警機制” OR “預警模型” OR “預警指標” OR “預警系統”)。英文檢索范圍是(”private medical institutions”or” Facilities, Private” OR ” Private Facility” OR ”private hospital” OR” Hospital, Private” OR”non-public hospitals”)or(”medical risk management” OR ”medical risk” OR ”Hospital Incident Reporting” OR” medical safety” OR ”medical quality”)or (”early warning mechanism”OR ”risk prevention” OR ”risk control”)。
1.3 研究工具
采用 CiteSpace 6.2.R6 作為文獻的可視化分析工具,其可以顯示特定學科在限定時期內的表現和趨勢,以及探索前沿研究的演變[11]。
1.4 分析方法
兩位研究人員在同一天(2023 年 8 月 1 日)獨立檢索原始數據,然后討論可能的差異,搜索字符串最終由兩位研究人員確定并確認。根據檢索式,在各個檢索源中進行檢索,得到初步的檢索結果。兩位研究人員意見不一致時,通過雙方討論達成一致。再使用 CiteSpace 軟件進行數據提取和統計分析,設置時間分割為 1999 年—2023 年,時間切片為1年,其他各參數設置根據圖譜需要進行調整。
通過對文獻發文量、作者發文量及合作網絡分析,了解國內外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相關領域的主要研究人員及其合作情況,從而反映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因此,根據CiteSpace統計將作者、機構發文量進行排序,對發文量≥3篇以上作為核心作者、核心機構。共現圖譜節點之間的連線代表關鍵詞之間的相互聯系,節點的大小表示關鍵詞在期刊中出現頻次的高低,節點越大表示關鍵詞出現的頻次越高,反之越低。中心度≥0.10 表示該節點高度集中,反之<0.10 代表該節點呈分散狀態。
關鍵詞是從文獻群中提取高頻關鍵詞或主題詞揭示研究熱點的分布及關聯性,體現了研究的主要內容。本研究由于關鍵詞共現分析網絡過于密集及不同作者對同一詞語的表述不同,故對網絡進行裁剪及合并同義關鍵詞后,在得出關鍵詞共現圖譜后,通過選擇似然方程(log-likelihoodequation, LLR)算法對關聯度較高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以梳理本研究核心主題及相關概念間的關系,從而進一步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中心性≥0.10 說明在該領域研究關注度較高。再通過對關鍵詞突現強度(strength)、突現持續時期(begin-end)對學者某一時期關注的研究領域及持續時間進行分析,紅格的長度代表該關鍵詞突現開始出現的年份,長度為突現持續的時期,能較好反映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與階段性研究熱點。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 Citespace 軟件對納入文獻的總量、歷年變化趨勢、關鍵詞共現分析、聚類分析和突現分析等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結合 Excel 圖表探討其年度發文量和發展趨勢。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共檢出文獻 3 220 篇,其中中國知網 1 039 篇、萬方 437 篇、維普 398 篇、Web of Science 1 346 篇;經查重剔除后,最終有中文 1 446 篇,英文 1 189 篇。
2.2 發文量分析
1999 年—2023 年發文量見圖1。可見,最早的相關文獻見于 1999 年,1999 年—2002 年發文量較少,呈平穩水平;2003 年—2021 年發文量進入快速增長階段,2021 年至今呈下降趨勢。

發文量排名前 5 位的中文期刊為《財經界》(53篇)、《中國醫院》(32 篇)、《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9 篇)、《現代經濟信息》(28 篇)、《中國醫院管理》(28 篇),涵蓋了財務管理、醫院管理、衛生產業、醫療器械、醫院感染等多個研究領域。發文量排名前 5 位的英文期刊為Nature(282 篇)、Science(243 篇)、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41 篇)、PLoS One(224 篇)、Lancet(210 篇),涵蓋自然科學、生物化學、神經病學等領域的研究內容。
2.3 作者合作共現分析
作者合作分布圖譜見圖2。該研究領域核心作者需滿足發文量為≥3 篇,本研究領域中英文核心作者群共有 141 人,共發文 597 篇,約占總發文量的 22.66%。中文作者合作圖譜中節點數量為 268 個,連線為 259 條,網絡密度為 0.007 2,最高產學者為許蘋(中心度為 0.00),累計發表7 篇,部分研究者構成了多個密切合作的研究團隊,如以許蘋等學者為核心的作者群(圖2a );英文作者合作圖譜中節點數量為 274 個,連線為 616 條,網絡密度為 0.016 5,最高產學者為 Zhang Y(中心度為 0.25),累計發表 17 篇,部分研究者構成了多個密切合作的研究團隊,如以 Posner Mi(中心度為 0.10)等學者為核心的作者群(圖2b )。

a. 中文期刊;b. 英文期刊
2.4 機構合作共現分析
機構合作分布圖譜見圖3。該領域核心機構需滿足發文量≥3 篇及以上即為核心機構,本研究中英文核心機構群共有 86 人,共發文 535 篇,約占總發文量的 20.30%。國內研究機構主要為財經類高校,其合作圖譜中節點數量 152 個、連線 35 條,網絡密度為 0.003,未形成明顯的研究中心(圖3a )。國外研究機構合作圖譜中節點數量 167 個、連線 124 條,網絡密度為 0.008 9,部分機構形成了較為密切的合作網絡,但總體較為分散(圖3b )。

a. 中文期刊; b. 英文期刊
2.5 關鍵詞共現分析
關鍵詞共現圖譜見圖4,中心性排名前 12 位的中英文關鍵詞見表1。可見,出現頻次≥100 次的關鍵詞有 1 個(responses),中心性≥0.1 的關鍵詞有 11 個(預警機制、醫療機構、風險管理、醫院、醫療糾紛、公立醫院、財務風險、風險防范、activation、behavior)。

a. 中文期刊;b. 英文期刊

2.6 關鍵詞聚類圖譜
排名前 4 位的關鍵詞聚類見表2。可見,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經濟運營、管理機制等醫院管理方面的研究,以及體現了醫療行業特性的疾病預警、預警信號等方面研究。

2.7 關鍵詞突現圖譜
關鍵詞突現圖譜見圖5。可見,預警機制、公共衛生、應急機制、突發事件、危機管理等關鍵詞均從 2003 年開始突現,危機管理持續時間最久;自 2010 年起醫療糾紛、醫療風險等關鍵詞突現,風險控制成為新的研究熱點,包括財務管理、醫療器械等,風險管理、應急管理、behavior(行為)等關鍵詞在近幾年又開始突現,至今仍是熱點。

每個突現詞后的一個小格代表一個年份,紅色格代表關鍵詞在相應年份突現明顯,紅色格的長度代表突現持續的時間
3 討論
3.1 國內研究領域廣泛,但發展深度和聚焦度相對不足
從文獻總量及中英文文獻發表情況可知,我國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相關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涵蓋多個學科、研究領域廣泛,具有跨學科性及綜合性;在中期(2004 年—2021 年)呈增長態勢,但近年來外文文獻增長趨勢更快,至 2022 年超過中文文獻發表量,且國外作者及機構合作網絡較國內更為密切,國內整體在深度和聚焦度發展相對不足。從關鍵詞突現可以看出本研究熱點的變化與科學研究發展過程相似,以“理論構建-問題聚焦-對策提出”這一研究邏輯影響研究趨勢。
3.2 關注國內外研究熱點,深入我國民營醫療機構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3.2.1 關于醫療風險管理研究的展望
由關鍵詞共現分析可知,我國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相關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醫療風險、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療糾紛、醫患溝通等方面,反映了該領域的核心問題及關注點。有研究分析了民營醫療和公立醫療的優勢和劣勢,認為民營醫療要提高自身競爭力,就必須加強風險管理和質量控制,提升服務水平和患者滿意度[12]。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醫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加強醫院安全風險排查、多元化解醫療糾紛、建立高風險人員預警提醒機制等措施,旨在提升醫院安全秩序管理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為醫患雙方營造良好診療環境[13]。有研究提出對比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在經營理念、管理能力、醫療技術及診療水平等方面相對薄弱,加之針對民營醫院的醫療風險分擔運行機制不健全等現實困境,健全民營醫院法律責任制度是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的有效措施[14]。結合現階段高質量發展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質量與安全的研究仍是主流。
3.2.2 促進一些新興的或較少被關注的細分領域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出現了如道德風險、突發事件、內部控制等新型研究領域。這說明該領域的研究主要圍繞著如何保障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如何提高醫療服務的效果和滿意度,如何減少醫療過程中的不良后果和損失,如何維護醫患雙方的權益和信任等方面展開。民營醫療機構作為醫療保險的服務提供者,可能會受到道德風險的影響,從而采取不合理或不合法的醫療行為,如超范圍執業、違規使用醫療技術、違法發布醫療廣告、雇傭“醫托”欺騙患者誘導消費至有組織地騙保、要挾消費等[15]。毛玉娟[16]認為民營醫療機構是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載體一,有義務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更加便捷的公共醫療服務。民營醫療機構作為社會力量參與突發事件醫療應急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按照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積極配合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做好突發事件醫療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提高醫療救治能力和水平[17]。內部控制是民營醫療機構規范發展的必要條件,民營醫療機構在市場競爭中面臨著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如政策變化、患者訴求、行業監管、財務管理、人才流失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有效應對這些挑戰,提高民營醫療機構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18]。這些問題都是該領域的基本和常見的問題,也是該領域的長期和普遍的問題,因此受到了廣泛和持續的關注。而英文研究集中于生理學、心理學、行為學、統計學、預防保健學等領域。研究方法包括 Meta 分析、行為干預、生理實驗等。這提示中文研究過程中可以多學科融合,利用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創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3.2.3 科學化、智慧化、數字化醫院風險管理系統的研究
由關鍵詞聚類分析可知,該領域國內研究內容主要有風險管理、預警機制、醫院、債券違約等 4 個方面,其中風險管理是近期最受關注的主題,涉及患者安全目標、業務水平、動態博弈、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等方面。患者安全目標旨在減少醫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和信任度[19];業務水平反映了醫療機構的專業能力和競爭力,也是評價醫療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標[20];動態博弈可以用來分析醫療市場中各種主體(如醫院、醫生、患者、政府等)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以及其對醫療質量、價格、效率等因素的影響[21];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是一種前瞻性的風險管理工具,用來評估系統和流程中容易發生失效的原因和將造成的后果,找出系統和流程中最需要改變的環節,以預防失效的發生[22]。在醫院管理過程中,對現代化管理工具的使用也是體現管理科學化、標準化的要求。民營醫療機構更加需要管理工具來指導醫院管理,工具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將會成為民營醫療機構管理的成果研究內容。
3.3 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研究趨勢
在醫療風險管理研究方面,本研究發現我國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相關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醫療風險、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醫療糾紛、醫患溝通等方面,反映了該領域的核心問題和關注點。結合現階段高質量發展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質量與安全的研究仍是主流。在醫療風險預警機制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傳染病防治、政府行為等方面。公共衛生領域的預警機制主要是指通過對各種公共衛生指標和風險因素的監測和分析,及時發現和評估可能導致公共衛生危機的異常情況,以及根據不同級別的預警信號,采取相應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以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23]。例如我國建立了全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形成了及時有效的公共衛生監測預警網絡,及時提出預警提示和改進建議,并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糾正和完善措施,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效能[24]。這些主題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聯系或影響,需要進一步分析和探討。德國 36 家醫院感染控制信息技術系統,實現感染控制和監控信息技術的集成和聯通性[25],南澳大利亞建立藥物早期預警系統降低藥物過量致死率和醫院就診率顯著減少與藥物相關的醫療后果,從而有助于降低醫療保健成本[26]。目前,我國醫院質量評價體系智慧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基于智慧化醫院管理的“互聯網+”“大數據+”風險管理預警系統及機制研究也將成為熱點。
綜上所述,我國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相關領域的研究內容較為豐富,涵蓋多學科多領域,但仍存在一些新興的或比較少被關注的方面,如道德風險(過度診療、虛假宣傳、隱瞞真相、濫用職權等)、突發事件(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危機、恐怖襲擊、暴力沖突等)、內部控制(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資管理、信息管理等)等方面,表明該研究領域還有待深入和拓展。為了更好地探索這些方面,需要科學地建立相關的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在高質量發展時代背景下,國家積極開展“民營醫院管理年”活動要求做好醫療風險管理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因此,在現代化醫院管理要求下,更加需要加強民營醫療機構醫療風險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不僅要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和理論,更要結合具體的實踐案例,構建出適合我國民營醫療機構特點的風險管理和預警模型,加強跨領域、跨專業和跨部門的合作和交流,為民營醫院醫療風險管理及預警機制的創新和發展邁出更大的步伐。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