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陳元, 董四平, 劉庭芳. 基于 CiteSpace 的醫院運營管理英文文獻計量分析. 華西醫學, 2023, 38(12): 1850-1856. doi: 10.7507/1002-0179.20231127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運營管理理論起源于 20 世紀 50 年代,由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充分實踐并取得成功,逐步發展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哲學、工具和方法。國外醫院較早將企業管理模式與運營管理理念引入衛生事業管理事務中。而在中國,醫院運營管理相關研究和實踐始于 20 世紀 80 年代[1-2]。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醫院運營管理在我國的發展也持續深化。我國 2019 年啟動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也設置了“運營效率”維度作為考核指標[3]。醫院運營管理是指醫院管理者通過策略制定、組織管理、資源配置、質量控制和績效評估等手段,協調和管理醫院的各項運營活動,以實現醫院的使命和戰略目標,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醫療服務。本研究借助 CiteSpace 軟件進行文獻梳理,分析國際醫院運營管理研究趨勢,為我國公立醫院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探索本土化運營管理模式提供一定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與醫院運營管理相關的文獻(包括碩博論文、期刊論文等)。排除標準:① 重復發表的文獻;② 會議論文、經驗交流、研究咨詢、新聞報道、征稿啟事;③ 研究內容缺失或研究主題不符。
1.2 檢索策略
本研究以 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數據庫(SCI-Expanded、SSCI、ESI)為數據來源,通過高級檢索功能,檢索策略:AB=(hospital management) AND AB=(operational*),檢索跨度為 WOS 建庫(1900 年)以來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文獻類型:article OR review,語言:English,篩選后導入 CiteSpace 6.1.R6 軟件進行去重處理。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運用 Microsoft Excel 2021 軟件分析醫院運營管理相關研究年發文量,運用 CiteSpace 6.1.R6 軟件對去重后的納入文獻進行分析,設置時間跨度為 1980 年(第 1 篇文獻的發表時間)—2022 年,選取 TopN(N=50)的閾值設定,時間切片為 1 年,選擇 Pathfinder 算法進行剪枝,繪制可視化圖譜,分析該研究領域內的國家/地區共現、作者共現及關鍵詞共現、關鍵詞聚類及關鍵詞突現情況。
國家地區共現分析是一種研究學術文獻中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合作關系的方法。這種分析可以揭示國際學術合作網絡、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強度,以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特定主題領域的研究趨勢。圖譜中,中心性是衡量一個節點在網絡中重要性的指標[4]。紫色外環的節點代表該節點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 centrality)較高(≥0.1)。中心性高的點往往位于連接兩個不同聚類的路徑上,在圖譜中發揮了節點間相互聯系的“中介”與“橋梁”作用。
作者共現分析是一種用于研究學術領域中作者之間合作關系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分析大量學術文獻中作者的合作情況,揭示了研究領域內的學術合作網絡、合作關系的強度以及合作網絡的結構。核心作者是指對本學科研究的發展具有較大貢獻的學者,根據普萊斯定律計算公式(,nmax 為發文量最多的作者論文篇數)確定核心作者[5]。
關鍵詞是文章核心內容的高度概括,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可被視為領域內的研究熱點[6]。關鍵詞共現分析是一種用于揭示學術文獻中關鍵詞之間關聯性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分析大量文獻中的關鍵詞共同出現的情況,揭示了研究領域內概念之間的關系、熱點、演化趨勢等信息。一篇學術論文涉及的幾個關鍵詞一定存在著某種關聯,而這種關聯可以用共現的頻次來表示,圖譜中節點大小代表關鍵詞頻次的高低,節點越大,關鍵詞出現的頻次越高[4]。共詞分析法利用文獻集中詞匯對或名詞短語共同出現的情況,來確定該文獻集所代表學科中各主題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聚類分析是一種通過將相似關鍵詞組織成群(簇)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獻、主題或領域的結構。這種分析有助于識別在文獻集合中具有相似主題或研究方向的關鍵詞簇。本研究采用對數似然比算法進一步聚類,每個聚類的標簽均為共現網絡中的關鍵詞,聚類序號越小表明其包含的關鍵詞越多[4]。
關鍵詞突現指的是該領域短期內某關鍵詞被廣泛關注與研究,使其爆發出現的現象。通過 CiteSpace 軟件 Burst 指數及其持續時間分析突現關鍵詞區域時間內爆發強度,反映該領域研究前沿[6]。
文獻共被引分析是通過 CiteSpace 共被引分析功能分析文獻間的共被引關系,揭示文獻之間的知識結構和學術關系,進而指向研究領域內的研究熱點和高學術價值的文獻。
2 結果
2.1 年發文量趨勢分析
通過 WOS 數據庫核心合集初步檢索得到文章 871 篇,排除無關文獻 63 篇,最終納入有效文獻 808 篇。醫院運營管理領域年度發文量趨勢見圖1,自 WOS 建庫以來該領域第 1 篇有關文獻可追溯至 1980 年。1980 年—2004 年間,年度發文量處于較低水平,2009 年之后發文量呈波動上升趨勢,2017 年之后呈大幅增長,并于 2021 年年度發文量達到頂峰(102 篇)。

2.2 共現圖譜分析
2.2.1 國家/地區共現圖譜
圖2 為醫院運營管理領域英文文獻的國家/地區共現圖譜。從論文產出數量上來看,美國發文量最多(249 篇,占 30.8%);其次為英國和澳大利亞,分別產出 106 和 67 篇;我國累計發表 56 篇,位居第四。中心性排名前 3 位的國家為澳大利亞、瑞士和比利時,說明其相應的研究成果在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可借鑒性與可推廣性。

紫色外環的節點代表該節點的中介中心性較高(≥0.1)
2.2.2 機構合作網絡圖譜
圖3 為醫院運營管理相關研究的發文機構合作網絡圖譜。可見發文機構分布較為分散,高產機構彼此較為獨立,未形成緊密的發文機構合作群。發文量最多的機構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發文 11 篇;其次是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世界衛生組織和英國牛津大學,均發表 8 篇。

2.2.3 作者合作網絡分析
圖4 為醫院運營管理領域的作者合作圖譜。可見研究者構成了多個密切合作的研究團隊,但整體來看研究作者分布不甚緊密,彼此研究方向較為分散,網絡密度值為 0.0049,合作有待進一步加強。發文量最多的作者是上海大學的劉虎沉教授,共計發表 3 篇,主要研究方向是醫療運作管理、質量與可靠性管理。經普萊斯定律計算,在該領域內發文≥2 篇即為核心作者,本研究核心作者群共有 53 位,共發文 107 篇,約占總發文量的 13.2%。

2.3 研究熱點分析
2.3.1 關鍵詞共現圖譜分析
圖5 為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表1 列舉了頻次排前 20 位的關鍵詞,包括照護、管理、衛生保健、影響、系統、質量、績效、模式等相關詞匯,表明醫院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照護、管理、績效、質量改進與患者安全等方面。


2.3.2 關鍵詞聚類圖譜分析
本次聚類圖中 Q=0.8261,S=0.9506,提示聚類結果可靠。如圖6 所示,醫院運營管理領域關鍵詞被聚成 15 類,聚類標簽詞依次為“care”(照護)、“management”(管理)、“risk assessment”(風險評估)、“cost”(費用)、“mechanism simulation”(機制模擬)、“quality improvement”(質量改進)、“trauma”(創傷)、“managed care”(管理照護)、“performance indicators”(績效指標)、“information systems”(信息系統)、“self-care”(自我照護)、“surgery”(手術)、“health service”(衛生服務)、“resuscitation”(復蘇)、“guideline”(指南)。

2.3.3 醫院運營管理突現詞分析
由圖7 可見醫院運營管理領域中“adverse event”(不良事件)、“algorithm”(算法)、“patient safety”(患者安全)為領域內突現最早的關鍵詞,表明醫院運營管理領域的關注點可能集中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上;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算法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逐步引起了管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同時,患者安全及醫療服務質量的管理為該時期的主要關注點。從突現持續時間來看,突現持續時間最久的關鍵詞為“framework”(框架),表明醫院運營管理領域較為重視理論框架及評價體系的研究,以便更有效地組織和管理醫療服務,提高效率、質量和安全性。2020 年至今,“risk”(風險)、“safety”(安全)、“demand”(需求)、“system”(系統)等詞成為領域內前沿話題。

2.4 文獻共被引圖譜分析
醫院運營管理領域英文文獻共被引圖譜見圖8。在共被引次數最多的 5 篇文獻[7-11](表2)中,Jha 等[7] 于 2005 年發表的文章被引用 19 次,該研究利用 Hospital Quality Alliance 數據庫對醫院績效指標進一步擴充以推動質量改進提供了有關建議;而 Lindenauer 等[8] 于 2007 年發表的研究成果發現,引入“績效薪酬”體系的公立醫院的質量改進程度更優。


3 討論
3.1 國際合作與學科交叉需進一步加強
從領域內發文國家/地區分布可見,美國在該領域發文量最多,占總納入文獻的 30.8%。我國運營管理英文文獻發文量為 56 篇,但其中心性較低,學術成果產出在領域內推廣性不足,且國際高產機構中也未見中國內地研究機構上榜。建議今后應加強醫院運營管理領域內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從研究人員分布來看,醫院運營管理研究人員及研究機構分布較為分散,提示該領域研究仍處于發展階段,國際合作應進一步加強;并且由于醫院為一個復雜系統,其運營管理領域細分研究方向較為豐富,依據現有的醫院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醫院運營管理人員的選拔來源依舊以臨床人員為主,具有管理學相關背景知識的占比較低[12]。對醫院管理與人工智能、工程學等學科交叉的研究開展存在困難,一定的學科壁壘仍存在。因此跨學科合作研究與交叉學科人才培養需進一步加強。中國學者及研究機構需注重領域內的學術活動,打破各細分領域研究壁壘,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和實踐應用。
3.2 研究熱點變遷分析
醫院運營管理領域在 WOS 建庫以來第 1 篇相關文獻發表于 1980 年,討論美國重癥監護中心引入信息系統 AMANDA(Automated Management of Document Access,文檔訪問的自動化管理),用于內部文件的索引與溝通[13]。在隨后的 1980 年—2009 年間,運營管理在醫療服務機構場景下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年度發文量低于 20 篇。此時,領域學者已開始逐步探索企業運營管理的手段與工具在醫院管理的過程環節中的應用,包括醫院成本控制[14]、服務質量提升[15]、醫療廢物處置[16]、醫院管理信息系統[17]、績效管理[18]等,以推動醫院運營效率與質量持續改進。同在該時期,2009 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首次提出“智慧醫療”概念,對電子病歷進行歸檔并給予標準化定義,智慧醫院建設開始起步[19]。算法也開始在運營管理領域成為前沿熱點話題,提示醫療領域內西方國家對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和算法在臨床決策[20]、病房[21]及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方案[22]等醫療運營管理領域應用的較早關注。
2010 年之后,醫院運營管理領域研究成果產出呈現迅猛增長之勢,先進的績效管理工具也更廣泛地應用于醫院運營管理場景中,包括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臨床路徑等,同時也對運營管理的人員培訓和醫院管理能力有所關注[23],精細化運營的能力持續提高。
3.3 對我國醫院運營管理的啟示與展望
目前,國際上醫院運營管理前沿內容主要體現了對提高患者安全、優化醫療效率、整合信息技術的迫切關注。已有研究證據顯示,信息技術被確定為當前醫療保健環境下醫院資源管理決策的關鍵指標[13],雖然與較早引入新興技術指導運營管理的部分發達國家尚存差距,我國大部分大型醫院已經逐步實施了虛擬機、信息平臺及云存儲等大數據相關技術的基礎搭建工作,正在逐步探索在智能化技術進行大數據挖掘以指導醫院日常的運營管理[24]。
另外,我國多家大型醫院正在積極探索設置專科運營助理管理模式[25],這對我國醫院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醫院運營管理隊伍,而與之對應的,相關院校機構也應積極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注重臨床醫學、管理學、統計學、運籌學及信息技術等學科交叉人才的培育。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為保證文獻質量只納入了 WOS 核心數據庫中的文獻作為數據來源,存在一定的檢索范圍的局限,今后可以考慮綜合納入 PubMed 等其他文獻數據庫,進一步豐富知識圖譜;同時,由于不同國家之間的國情差異,醫療機構運營的部分具體做法的遷移性和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可能存在不足。同時,由于本研究將語種限定為英語,對在醫院運營管理方面成果斐然的其他國家的學術文章的發表抓取不足,今后考慮與非英語母語國家學者達成學術合作,破除語言限制,為我國醫院運營提供更具國際視野的參考,推動領域研究的縱深發展。
綜上所述,本研究利用文獻計量學的研究方法,借助 CiteSpace 軟件,對 WOS 數據庫中醫院運營管理英文文獻進行了分析,把握了研究前沿與未來趨勢。該領域內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照護、管理和績效等方面。與研究起步較早的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應積極推動領域內國際合作和學科交叉,并著力打造一支多學科背景的醫院管理人才隊伍以適應目前公立醫院內外部運營發展需求。同時,由于衛生體制的較大差異,我國未來也應強化理論研究與模型構建,探索一套符合我國公立醫院發展實際的醫院運營管理模式,并積極向國際學術領域持續推廣。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運營管理理論起源于 20 世紀 50 年代,由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充分實踐并取得成功,逐步發展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哲學、工具和方法。國外醫院較早將企業管理模式與運營管理理念引入衛生事業管理事務中。而在中國,醫院運營管理相關研究和實踐始于 20 世紀 80 年代[1-2]。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深入,醫院運營管理在我國的發展也持續深化。我國 2019 年啟動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也設置了“運營效率”維度作為考核指標[3]。醫院運營管理是指醫院管理者通過策略制定、組織管理、資源配置、質量控制和績效評估等手段,協調和管理醫院的各項運營活動,以實現醫院的使命和戰略目標,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醫療服務。本研究借助 CiteSpace 軟件進行文獻梳理,分析國際醫院運營管理研究趨勢,為我國公立醫院進一步提高運營效率、探索本土化運營管理模式提供一定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與醫院運營管理相關的文獻(包括碩博論文、期刊論文等)。排除標準:① 重復發表的文獻;② 會議論文、經驗交流、研究咨詢、新聞報道、征稿啟事;③ 研究內容缺失或研究主題不符。
1.2 檢索策略
本研究以 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數據庫(SCI-Expanded、SSCI、ESI)為數據來源,通過高級檢索功能,檢索策略:AB=(hospital management) AND AB=(operational*),檢索跨度為 WOS 建庫(1900 年)以來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文獻類型:article OR review,語言:English,篩選后導入 CiteSpace 6.1.R6 軟件進行去重處理。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運用 Microsoft Excel 2021 軟件分析醫院運營管理相關研究年發文量,運用 CiteSpace 6.1.R6 軟件對去重后的納入文獻進行分析,設置時間跨度為 1980 年(第 1 篇文獻的發表時間)—2022 年,選取 TopN(N=50)的閾值設定,時間切片為 1 年,選擇 Pathfinder 算法進行剪枝,繪制可視化圖譜,分析該研究領域內的國家/地區共現、作者共現及關鍵詞共現、關鍵詞聚類及關鍵詞突現情況。
國家地區共現分析是一種研究學術文獻中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合作關系的方法。這種分析可以揭示國際學術合作網絡、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強度,以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特定主題領域的研究趨勢。圖譜中,中心性是衡量一個節點在網絡中重要性的指標[4]。紫色外環的節點代表該節點的中介中心性(between centrality)較高(≥0.1)。中心性高的點往往位于連接兩個不同聚類的路徑上,在圖譜中發揮了節點間相互聯系的“中介”與“橋梁”作用。
作者共現分析是一種用于研究學術領域中作者之間合作關系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分析大量學術文獻中作者的合作情況,揭示了研究領域內的學術合作網絡、合作關系的強度以及合作網絡的結構。核心作者是指對本學科研究的發展具有較大貢獻的學者,根據普萊斯定律計算公式(,nmax 為發文量最多的作者論文篇數)確定核心作者[5]。
關鍵詞是文章核心內容的高度概括,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可被視為領域內的研究熱點[6]。關鍵詞共現分析是一種用于揭示學術文獻中關鍵詞之間關聯性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分析大量文獻中的關鍵詞共同出現的情況,揭示了研究領域內概念之間的關系、熱點、演化趨勢等信息。一篇學術論文涉及的幾個關鍵詞一定存在著某種關聯,而這種關聯可以用共現的頻次來表示,圖譜中節點大小代表關鍵詞頻次的高低,節點越大,關鍵詞出現的頻次越高[4]。共詞分析法利用文獻集中詞匯對或名詞短語共同出現的情況,來確定該文獻集所代表學科中各主題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聚類分析是一種通過將相似關鍵詞組織成群(簇)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獻、主題或領域的結構。這種分析有助于識別在文獻集合中具有相似主題或研究方向的關鍵詞簇。本研究采用對數似然比算法進一步聚類,每個聚類的標簽均為共現網絡中的關鍵詞,聚類序號越小表明其包含的關鍵詞越多[4]。
關鍵詞突現指的是該領域短期內某關鍵詞被廣泛關注與研究,使其爆發出現的現象。通過 CiteSpace 軟件 Burst 指數及其持續時間分析突現關鍵詞區域時間內爆發強度,反映該領域研究前沿[6]。
文獻共被引分析是通過 CiteSpace 共被引分析功能分析文獻間的共被引關系,揭示文獻之間的知識結構和學術關系,進而指向研究領域內的研究熱點和高學術價值的文獻。
2 結果
2.1 年發文量趨勢分析
通過 WOS 數據庫核心合集初步檢索得到文章 871 篇,排除無關文獻 63 篇,最終納入有效文獻 808 篇。醫院運營管理領域年度發文量趨勢見圖1,自 WOS 建庫以來該領域第 1 篇有關文獻可追溯至 1980 年。1980 年—2004 年間,年度發文量處于較低水平,2009 年之后發文量呈波動上升趨勢,2017 年之后呈大幅增長,并于 2021 年年度發文量達到頂峰(102 篇)。

2.2 共現圖譜分析
2.2.1 國家/地區共現圖譜
圖2 為醫院運營管理領域英文文獻的國家/地區共現圖譜。從論文產出數量上來看,美國發文量最多(249 篇,占 30.8%);其次為英國和澳大利亞,分別產出 106 和 67 篇;我國累計發表 56 篇,位居第四。中心性排名前 3 位的國家為澳大利亞、瑞士和比利時,說明其相應的研究成果在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可借鑒性與可推廣性。

紫色外環的節點代表該節點的中介中心性較高(≥0.1)
2.2.2 機構合作網絡圖譜
圖3 為醫院運營管理相關研究的發文機構合作網絡圖譜。可見發文機構分布較為分散,高產機構彼此較為獨立,未形成緊密的發文機構合作群。發文量最多的機構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發文 11 篇;其次是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世界衛生組織和英國牛津大學,均發表 8 篇。

2.2.3 作者合作網絡分析
圖4 為醫院運營管理領域的作者合作圖譜。可見研究者構成了多個密切合作的研究團隊,但整體來看研究作者分布不甚緊密,彼此研究方向較為分散,網絡密度值為 0.0049,合作有待進一步加強。發文量最多的作者是上海大學的劉虎沉教授,共計發表 3 篇,主要研究方向是醫療運作管理、質量與可靠性管理。經普萊斯定律計算,在該領域內發文≥2 篇即為核心作者,本研究核心作者群共有 53 位,共發文 107 篇,約占總發文量的 13.2%。

2.3 研究熱點分析
2.3.1 關鍵詞共現圖譜分析
圖5 為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表1 列舉了頻次排前 20 位的關鍵詞,包括照護、管理、衛生保健、影響、系統、質量、績效、模式等相關詞匯,表明醫院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照護、管理、績效、質量改進與患者安全等方面。


2.3.2 關鍵詞聚類圖譜分析
本次聚類圖中 Q=0.8261,S=0.9506,提示聚類結果可靠。如圖6 所示,醫院運營管理領域關鍵詞被聚成 15 類,聚類標簽詞依次為“care”(照護)、“management”(管理)、“risk assessment”(風險評估)、“cost”(費用)、“mechanism simulation”(機制模擬)、“quality improvement”(質量改進)、“trauma”(創傷)、“managed care”(管理照護)、“performance indicators”(績效指標)、“information systems”(信息系統)、“self-care”(自我照護)、“surgery”(手術)、“health service”(衛生服務)、“resuscitation”(復蘇)、“guideline”(指南)。

2.3.3 醫院運營管理突現詞分析
由圖7 可見醫院運營管理領域中“adverse event”(不良事件)、“algorithm”(算法)、“patient safety”(患者安全)為領域內突現最早的關鍵詞,表明醫院運營管理領域的關注點可能集中在患者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上;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算法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逐步引起了管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同時,患者安全及醫療服務質量的管理為該時期的主要關注點。從突現持續時間來看,突現持續時間最久的關鍵詞為“framework”(框架),表明醫院運營管理領域較為重視理論框架及評價體系的研究,以便更有效地組織和管理醫療服務,提高效率、質量和安全性。2020 年至今,“risk”(風險)、“safety”(安全)、“demand”(需求)、“system”(系統)等詞成為領域內前沿話題。

2.4 文獻共被引圖譜分析
醫院運營管理領域英文文獻共被引圖譜見圖8。在共被引次數最多的 5 篇文獻[7-11](表2)中,Jha 等[7] 于 2005 年發表的文章被引用 19 次,該研究利用 Hospital Quality Alliance 數據庫對醫院績效指標進一步擴充以推動質量改進提供了有關建議;而 Lindenauer 等[8] 于 2007 年發表的研究成果發現,引入“績效薪酬”體系的公立醫院的質量改進程度更優。


3 討論
3.1 國際合作與學科交叉需進一步加強
從領域內發文國家/地區分布可見,美國在該領域發文量最多,占總納入文獻的 30.8%。我國運營管理英文文獻發文量為 56 篇,但其中心性較低,學術成果產出在領域內推廣性不足,且國際高產機構中也未見中國內地研究機構上榜。建議今后應加強醫院運營管理領域內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從研究人員分布來看,醫院運營管理研究人員及研究機構分布較為分散,提示該領域研究仍處于發展階段,國際合作應進一步加強;并且由于醫院為一個復雜系統,其運營管理領域細分研究方向較為豐富,依據現有的醫院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醫院運營管理人員的選拔來源依舊以臨床人員為主,具有管理學相關背景知識的占比較低[12]。對醫院管理與人工智能、工程學等學科交叉的研究開展存在困難,一定的學科壁壘仍存在。因此跨學科合作研究與交叉學科人才培養需進一步加強。中國學者及研究機構需注重領域內的學術活動,打破各細分領域研究壁壘,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和實踐應用。
3.2 研究熱點變遷分析
醫院運營管理領域在 WOS 建庫以來第 1 篇相關文獻發表于 1980 年,討論美國重癥監護中心引入信息系統 AMANDA(Automated Management of Document Access,文檔訪問的自動化管理),用于內部文件的索引與溝通[13]。在隨后的 1980 年—2009 年間,運營管理在醫療服務機構場景下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年度發文量低于 20 篇。此時,領域學者已開始逐步探索企業運營管理的手段與工具在醫院管理的過程環節中的應用,包括醫院成本控制[14]、服務質量提升[15]、醫療廢物處置[16]、醫院管理信息系統[17]、績效管理[18]等,以推動醫院運營效率與質量持續改進。同在該時期,2009 年,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首次提出“智慧醫療”概念,對電子病歷進行歸檔并給予標準化定義,智慧醫院建設開始起步[19]。算法也開始在運營管理領域成為前沿熱點話題,提示醫療領域內西方國家對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和算法在臨床決策[20]、病房[21]及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方案[22]等醫療運營管理領域應用的較早關注。
2010 年之后,醫院運營管理領域研究成果產出呈現迅猛增長之勢,先進的績效管理工具也更廣泛地應用于醫院運營管理場景中,包括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臨床路徑等,同時也對運營管理的人員培訓和醫院管理能力有所關注[23],精細化運營的能力持續提高。
3.3 對我國醫院運營管理的啟示與展望
目前,國際上醫院運營管理前沿內容主要體現了對提高患者安全、優化醫療效率、整合信息技術的迫切關注。已有研究證據顯示,信息技術被確定為當前醫療保健環境下醫院資源管理決策的關鍵指標[13],雖然與較早引入新興技術指導運營管理的部分發達國家尚存差距,我國大部分大型醫院已經逐步實施了虛擬機、信息平臺及云存儲等大數據相關技術的基礎搭建工作,正在逐步探索在智能化技術進行大數據挖掘以指導醫院日常的運營管理[24]。
另外,我國多家大型醫院正在積極探索設置專科運營助理管理模式[25],這對我國醫院管理人才隊伍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打造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醫院運營管理隊伍,而與之對應的,相關院校機構也應積極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注重臨床醫學、管理學、統計學、運籌學及信息技術等學科交叉人才的培育。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為保證文獻質量只納入了 WOS 核心數據庫中的文獻作為數據來源,存在一定的檢索范圍的局限,今后可以考慮綜合納入 PubMed 等其他文獻數據庫,進一步豐富知識圖譜;同時,由于不同國家之間的國情差異,醫療機構運營的部分具體做法的遷移性和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可能存在不足。同時,由于本研究將語種限定為英語,對在醫院運營管理方面成果斐然的其他國家的學術文章的發表抓取不足,今后考慮與非英語母語國家學者達成學術合作,破除語言限制,為我國醫院運營提供更具國際視野的參考,推動領域研究的縱深發展。
綜上所述,本研究利用文獻計量學的研究方法,借助 CiteSpace 軟件,對 WOS 數據庫中醫院運營管理英文文獻進行了分析,把握了研究前沿與未來趨勢。該領域內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照護、管理和績效等方面。與研究起步較早的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應積極推動領域內國際合作和學科交叉,并著力打造一支多學科背景的醫院管理人才隊伍以適應目前公立醫院內外部運營發展需求。同時,由于衛生體制的較大差異,我國未來也應強化理論研究與模型構建,探索一套符合我國公立醫院發展實際的醫院運營管理模式,并積極向國際學術領域持續推廣。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