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維佳, 王鳳怡, 霍林楠, 楊永紅, 魏全. 運用德爾菲法構建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 華西醫學, 2024, 39(6): 866-871. doi: 10.7507/1002-0179.20231107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平均壽命逐漸延長,在過去的 20 多年里,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逐漸加重[1-2]。雖然我國還未進入嚴重老齡化國家行列,老齡化程度還不及歐美發達國家和日本[3],但同樣面對人口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問題[4],即將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而壽命越長,年齡相關的慢性共病和致殘性疾病(包括心血管、代謝、肌肉骨骼、認知障礙)的發病率越高,晚年出現心理情緒障礙、社會孤立、喪失自理能力獨立性的風險也越高[5-8]。
面對我國老年人功能損失率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依賴性高及社會老齡化嚴重的情況[9-10],及早及時地預防、干預老年人功能障礙及 ADL 能力損失,是整個社會和醫療體系面臨的迫切需求和巨大挑戰。而老年康復治療以及老年照護的實施和管理都需要基于全面的準確的達成共識的老年康復評估。目前國內外關于老年康復的評估工具大都針對某一疾病或某一維度的功能障礙,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共識[11]。如何將這些工具整合應用,既能夠反映老年人功能障礙的程度,又能夠指導其功能康復決策和干預,是老年康復從業者所面臨的問題之一。此外,老年人的精力、視力、聽力、語言、認知能力較中青年都有明顯的下降[12-14],針對成年人的一般量表或手段對他們而言可能過于復雜而難以配合。因而,選擇恰當的工具以準確客觀地反映老年人的功能狀況又顯得尤為重要[15]。因此,本研究通過檢索數據庫,篩選適用于老年人群的功能康復評估工具,并采用德爾菲法,旨在建立質量可靠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為老年人群功能的精準化評估提供可靠的工具。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1.1.1 納入標準
研究對象為年齡≥60 歲的老年人群;發表語言為中文或英文。
1.1.2 排除標準
不涉及功能評估的研究;重復發表的文獻。
1.2 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國知網和維普數據庫,檢索時限均為 2016 年 6 月—2021 年 6 月。中文檢索關鍵詞包括“老年”“老年康復”“康復評估”“評估”;英文檢索關鍵詞包括“elderly”“rehabilitation”“assessment”,檢索為主題詞和關鍵詞結合,英文檢索關鍵詞范圍為“題目和摘要”。以 Medline 為例,具體檢索策略見框 1。同時,參照國內外教科書和相關書籍,查閱老年人運動、感知覺、認知、吞咽、言語、心肺、二便、精神心理,以及疾病、環境及社會參與等因素相關的康復評估工具和量表。

1.3 文獻篩選與數據提取
將檢索到的文獻通過閱讀題目、摘要和全文進行層層篩選,提取老年康復評估的相關資料。除檢索文獻外,還篩選查閱書籍、指南等參考資料中的相關內容。通過研究小組成員討論分析,形成包括運動、感知覺、認知、吞咽、言語、心肺、二便、精神心理等元素在內的多維度老年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16-19]。
1.4 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是指采用函詢調查的形式,達到收集和整合專家意見的一種專家調查技術。該方法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通過多輪次的循環調查專家對于問題的看法,反復歸納、修改,最終匯總形成專家一致的看法。
1.5 專家選擇
1.5.1 函詢專家選擇
根據德爾菲法進行 2 輪專家函詢[20],以背對背形式征求專家意見。納入標準:① 高級職稱者(含副高級);② 博士或以上學歷;③ 在老年康復領域從業 10 年或以上,具有豐富的老年康復臨床經驗;④ 工作單位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⑤ 專家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 規定時間內未回復;② 返回的問卷填寫不完整或不切合。
根據上述納入和排除標準,結合代表性和權威性,研究小組討論擬定向國內老年醫學領域和康復醫學領域的 20 位專家發放函詢問卷。
1.5.2 專家函詢問卷制作
專家函詢問卷分為以下 3 個部分:① 研究介紹及填寫說明;② 專家資料收集: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年限、工作單位、職稱、學歷等;③ 評估條目評價及建議:羅列前期研究小組篩選的老年康復評估工具和量表,請專家對每個條目進行評價和推薦程度評分。推薦程度評分根據李克特 5 分度量法(Likert 5-scale)[21]分為 5 個等級,1 分為“很不推薦”,2 分為“不推薦”,3 分為“一般”,4 分為“推薦”,5 分為“非常推薦”。
1.6 數據分析
1.6.1 專家積極系數
專家積極系數指符合要求的函詢問卷的回收率,回收率越高,專家積極系數越高,也就是專家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越高。專家積極系數>0.8,即可接受[22]。
1.6.2 專家權威程度
專家權威程度由以下 3 個部分組成:學術造詣、判斷依據、熟悉程度,專家權威系數為三者之平均數,數值越大,代表研究的可信度越高。專家權威系數≥0.7,即可接受。
1.6.3 專家意見集中程度
通過變異系數和權重來反映,變異系數值越小,代表專家意見集中程度越高,意見分歧越小。
1.6.4 專家意見協調程度
采用 Kendall 協調系數(Kendall W)來反映專家意見協調程度,Kendall W 值越接近 1,表示專家意見的協調性越好。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 Excel 軟件整理專家函詢的數據,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構成比表示。Kendall W 的顯著性檢驗采用多相關樣本非參數差異性檢驗(肯德爾協同系數檢驗)。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共篩選出相關文獻 1 351 篇,其中英文 1 188 篇,中文 163 篇。剔重后剩余 647 篇,根據納入排除標準最終納入文獻 158 篇。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具體包括:Medline(
結合國內外教科書和相關書籍查閱結果,整理老年康復評估工具,可分為運動功能、感知覺、認知、其他 4 個板塊,每個板塊分別涉及有 26、35、11、23 種工具。因此,通過這 4 項“功能評估類別”“評估測試”“是否依賴工具”“是否可以自評”內容整理相關工具,以便后續研究小組討論分析確定專家的初始函詢條目池。
2.2 確定初始函詢條目池
專家的初始函詢條目池的確定主要從以下 3 個方面考慮:① 評估對象:≥60 歲的老年人;② 評估耗時:為避免老年人疲勞影響其配合度和評估結果信度,控制評估總時間在 40 min 以內;③ 配合評估難度:盡量選擇簡單易理解,對受試者要求低,總體耗能較低的評估。通過整合、梳理、篩選,本研究小組制定了包含運動心肺、感知覺、認知心理(含語言)、吞咽二便共 4 大板塊,41 個條目的專家函詢表。
2.3 專家基本情況
參與本研究的 20 位函詢專家分別來自成都、廣州、重慶、上海、濟南、長沙、天津、鄭州、貴陽、瀘州,包括 3 名老年科醫生、2 名老年科護士、8 名康復科醫生、5 名康復治療師、2 名康復科護士;平均年齡為(46.6±5.9)歲;平均工作年限為(23.9±4.8)年;學歷:碩士 4 名,博士 16 名;職稱:副高級 2 名,正高級 18 名;均從事老年康復相關的臨床、教育、科研工作。
2.4 專家函詢結果
兩輪專家函詢各發放函詢表20 份,回收率為 100%,有效率為 100%,均全部有效回收,專家積極系數為 1.0。函詢專家總體權威系數為(0.92±0.05),學術造詣為(0.96±0.07),判斷依據為(0.86±0.05),熟悉程度為(0.94±0.09)。
2.4.1 第 1 輪專家函詢結果
第 1 輪函詢條目的平均得分為(4.395±0.758)分,變異系數平均為 0.174±0.043,所有條目的 Kendall W 值為 0.587,P=0.027。
根據專家意見,函詢表修改內容如下:① 運動心肺板塊:將“Berg 平衡量表”“Lindmark 平衡測試”“臂彎舉”“座椅站立測試”“人體成分測試”5 個項目刪除,并且將“呼吸肌力測試”修改為“呼氣/吸氣測試”,將“握力測試”修改為“握力/捏力測試”;② 感知覺板塊:將“味覺測試:糖、鹽、醋”“嗅覺測試(氣味識別):丁香酚、乙醇、醋”“觸覺測試:單纖絲”“位置覺測試”“運動覺測試”“兩點辨別覺”6 個項目刪除,并將“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備注部位及時長)/數字評分法(NRS)(備注部位及時長)”修改為“VAS(備注部位及時長)”,將“聽力測試:聽閾測試”修改為“聽力:量表篩查”,將“視力測試:視力表”修改為“視力:量表篩查”;③ 認知心理板塊:將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刪除,將“簡易認知篩查測試(Mini-Cog)”改為“雙問題及畫鐘試驗”;④ 吞咽二便板塊:將“EAT-10 吞咽篩查量表”“尿流動力學檢查”2 項刪除,并將自我報告關于進食、吞咽、大便、小便的 7 個條目整合為“自制吞咽二便功能問卷”。
2.4.2 第 2 輪專家函詢結果
第 2 輪函詢條目的評分為(4.381±0.743)分,變異系數為 0.172±0.063,Kendall W 值為 0.601,P=0.007。見表1。

根據專家意見,函詢表修改內容如下:① 運動心肺板塊:將“6 min 步行試驗(6MWT)(聯合 Borg 量表和血氧飽和度)”刪除,將“起立行走測試(time up and go test, TUG)”修改為“TUG(聯合 Borg 量表和血氧飽和度)”;② 感知覺板塊:將“振動覺測試:64 Hz 音叉”刪除,并將“溫度覺測試:熱水(40~50℃)及冷水(5~10℃)的試管測試”和“報告最近 1 年內是否被燙傷或凍傷?”整合為“溫度覺篩查”,這一項包括了前兩項的基本內容;③ 認知心理板塊:將“雙問題及畫鐘試驗”改為“自制認知極簡篩查及畫鐘試驗”;④ 吞咽二便板塊:將“自制吞咽二便功能問卷”放在“洼田飲水試驗”前面。
3 討論
本研究構建了包括運動、感知覺、認知、吞咽、言語、心肺、二便、精神心理等元素在內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本課題在前期文獻回顧和研究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初步擬定 41 項初始評估條目,經過兩輪修改、刪除、整合,最終形成了 16 項評估內容。在專家函詢中,第 1 輪和第 2 輪變異系數分別為 0.174±0.043 和 0.172±0.063,變異系數小,專家意見的分布集中,表明專家意見的一致性較高;并且評分介于 4 分“推薦”和 5 分“非常推薦”之間,為后續該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在臨床中良好的應用提供預測價值。本研究小組設定了本次構建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的應用場景是醫療機構,但是作為一個綜合評估,專家認為有必要選擇耗時更短、操作更簡單,且器械依賴低的評估,這樣可以幫助將本評估的應用推廣到設施相對不全的基層醫院或康復機構。
一般的老年綜合健康評估往往以篩查為目的,以問卷為手段,指導健康管理和照護方式。例如,目前國內臨床及研究領域最常用的老年綜合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CGA),常用于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個體化管理中[23-26];被認為內容最廣泛的美國老年人資源與服務量表(Older Americans Resources and Services, OARS)在美國的應用較為常見[27];以及由胡秀英老師等人編制的中國老年人健康綜合功能評價量表(Chinese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CCGA)[28]。就內容而言,CGA 有 28 個條目[23],涉及疾病狀況、常見癥狀、軀體功能、精神心理、社會情況、居家環境,除了認知、情緒、居家安全由進一步的量表進行評估外,其余內容均由“問題式”評估。雖然 OARS[27]涉及身體健康狀態、日常生活活動、心理健康、社會支持和經濟資源,總條目數有 322 條,使用耗時約 2 h,但 OARS 量表也缺乏老年人生活、居住環境,以及營養危險因素方面的內容。CCGA[28]涵蓋的內容相對較少,只包括生活功能狀況、精神心理狀態和社會狀況 3 個方面。
與以上老年綜合健康評估不同的是,本課題的目的是發現老年人的功能障礙,指導康復治療,站在康復的角度上以功能障礙為導向來構建評估體系專家共識。因此,本評估體系的主體內容是老年人的運動功能,包括其坐位、站位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活動耐力、運動量等;認知功能,包括時間、空間、人物定向力、記憶力、計算力、邏輯能力、視空間辨別能力和語言能力;以及感覺的篩查和二便吞咽篩查。除此之外,在評估首頁上,通過對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包括是否獨居、居住樓層、步梯或電梯等,結合其 1 年內跌倒的次數及原因,來輔助判斷老年人家居環境居住的安全性。另一個不同的方面是,上述老年綜合康復評估主要以問卷為主,而本評估體系專家共識以“問題式”的篩查問卷與“測試式”的評估操作相結合,以量化老年人功能水平,提供更加客觀可靠的評估結果。這對于實施評估的操作人員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有一定的康復醫學或康復治療學知識背景,二是要經過專門的操作評估。
本課題所構建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包含了分類評估項目和生活能力評估,雖然內容比較全面豐富,評價客觀,但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缺乏一套科學完整的計分系統,以評價老年人整體功能水平;尚未根據不同的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康復治療決策指南;關于環境因素的評估,只有老年人是否獨居,居所是否需要爬樓梯及層數,是否有電梯,無其他環境因素。因此,將評估體系專家共識應用于大樣本老年人群,優化評估內容,整合各項評估結果以開發計分系統,根據評估提出相應康復治療措施,促進老年人康復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未來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綜上,本研究通過德爾菲法構建了包括運動、感知覺、認知、吞咽、言語、心肺、二便、精神心理等元素在內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專家認可度和一致性較高。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平均壽命逐漸延長,在過去的 20 多年里,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逐漸加重[1-2]。雖然我國還未進入嚴重老齡化國家行列,老齡化程度還不及歐美發達國家和日本[3],但同樣面對人口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問題[4],即將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而壽命越長,年齡相關的慢性共病和致殘性疾病(包括心血管、代謝、肌肉骨骼、認知障礙)的發病率越高,晚年出現心理情緒障礙、社會孤立、喪失自理能力獨立性的風險也越高[5-8]。
面對我國老年人功能損失率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依賴性高及社會老齡化嚴重的情況[9-10],及早及時地預防、干預老年人功能障礙及 ADL 能力損失,是整個社會和醫療體系面臨的迫切需求和巨大挑戰。而老年康復治療以及老年照護的實施和管理都需要基于全面的準確的達成共識的老年康復評估。目前國內外關于老年康復的評估工具大都針對某一疾病或某一維度的功能障礙,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的共識[11]。如何將這些工具整合應用,既能夠反映老年人功能障礙的程度,又能夠指導其功能康復決策和干預,是老年康復從業者所面臨的問題之一。此外,老年人的精力、視力、聽力、語言、認知能力較中青年都有明顯的下降[12-14],針對成年人的一般量表或手段對他們而言可能過于復雜而難以配合。因而,選擇恰當的工具以準確客觀地反映老年人的功能狀況又顯得尤為重要[15]。因此,本研究通過檢索數據庫,篩選適用于老年人群的功能康復評估工具,并采用德爾菲法,旨在建立質量可靠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為老年人群功能的精準化評估提供可靠的工具。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與排除標準
1.1.1 納入標準
研究對象為年齡≥60 歲的老年人群;發表語言為中文或英文。
1.1.2 排除標準
不涉及功能評估的研究;重復發表的文獻。
1.2 檢索策略
計算機檢索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國知網和維普數據庫,檢索時限均為 2016 年 6 月—2021 年 6 月。中文檢索關鍵詞包括“老年”“老年康復”“康復評估”“評估”;英文檢索關鍵詞包括“elderly”“rehabilitation”“assessment”,檢索為主題詞和關鍵詞結合,英文檢索關鍵詞范圍為“題目和摘要”。以 Medline 為例,具體檢索策略見框 1。同時,參照國內外教科書和相關書籍,查閱老年人運動、感知覺、認知、吞咽、言語、心肺、二便、精神心理,以及疾病、環境及社會參與等因素相關的康復評估工具和量表。

1.3 文獻篩選與數據提取
將檢索到的文獻通過閱讀題目、摘要和全文進行層層篩選,提取老年康復評估的相關資料。除檢索文獻外,還篩選查閱書籍、指南等參考資料中的相關內容。通過研究小組成員討論分析,形成包括運動、感知覺、認知、吞咽、言語、心肺、二便、精神心理等元素在內的多維度老年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16-19]。
1.4 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是指采用函詢調查的形式,達到收集和整合專家意見的一種專家調查技術。該方法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通過多輪次的循環調查專家對于問題的看法,反復歸納、修改,最終匯總形成專家一致的看法。
1.5 專家選擇
1.5.1 函詢專家選擇
根據德爾菲法進行 2 輪專家函詢[20],以背對背形式征求專家意見。納入標準:① 高級職稱者(含副高級);② 博士或以上學歷;③ 在老年康復領域從業 10 年或以上,具有豐富的老年康復臨床經驗;④ 工作單位為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⑤ 專家自愿參加。排除標準:① 規定時間內未回復;② 返回的問卷填寫不完整或不切合。
根據上述納入和排除標準,結合代表性和權威性,研究小組討論擬定向國內老年醫學領域和康復醫學領域的 20 位專家發放函詢問卷。
1.5.2 專家函詢問卷制作
專家函詢問卷分為以下 3 個部分:① 研究介紹及填寫說明;② 專家資料收集: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年限、工作單位、職稱、學歷等;③ 評估條目評價及建議:羅列前期研究小組篩選的老年康復評估工具和量表,請專家對每個條目進行評價和推薦程度評分。推薦程度評分根據李克特 5 分度量法(Likert 5-scale)[21]分為 5 個等級,1 分為“很不推薦”,2 分為“不推薦”,3 分為“一般”,4 分為“推薦”,5 分為“非常推薦”。
1.6 數據分析
1.6.1 專家積極系數
專家積極系數指符合要求的函詢問卷的回收率,回收率越高,專家積極系數越高,也就是專家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越高。專家積極系數>0.8,即可接受[22]。
1.6.2 專家權威程度
專家權威程度由以下 3 個部分組成:學術造詣、判斷依據、熟悉程度,專家權威系數為三者之平均數,數值越大,代表研究的可信度越高。專家權威系數≥0.7,即可接受。
1.6.3 專家意見集中程度
通過變異系數和權重來反映,變異系數值越小,代表專家意見集中程度越高,意見分歧越小。
1.6.4 專家意見協調程度
采用 Kendall 協調系數(Kendall W)來反映專家意見協調程度,Kendall W 值越接近 1,表示專家意見的協調性越好。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 Excel 軟件整理專家函詢的數據,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構成比表示。Kendall W 的顯著性檢驗采用多相關樣本非參數差異性檢驗(肯德爾協同系數檢驗)。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
共篩選出相關文獻 1 351 篇,其中英文 1 188 篇,中文 163 篇。剔重后剩余 647 篇,根據納入排除標準最終納入文獻 158 篇。文獻篩選流程見圖1。

*具體包括:Medline(
結合國內外教科書和相關書籍查閱結果,整理老年康復評估工具,可分為運動功能、感知覺、認知、其他 4 個板塊,每個板塊分別涉及有 26、35、11、23 種工具。因此,通過這 4 項“功能評估類別”“評估測試”“是否依賴工具”“是否可以自評”內容整理相關工具,以便后續研究小組討論分析確定專家的初始函詢條目池。
2.2 確定初始函詢條目池
專家的初始函詢條目池的確定主要從以下 3 個方面考慮:① 評估對象:≥60 歲的老年人;② 評估耗時:為避免老年人疲勞影響其配合度和評估結果信度,控制評估總時間在 40 min 以內;③ 配合評估難度:盡量選擇簡單易理解,對受試者要求低,總體耗能較低的評估。通過整合、梳理、篩選,本研究小組制定了包含運動心肺、感知覺、認知心理(含語言)、吞咽二便共 4 大板塊,41 個條目的專家函詢表。
2.3 專家基本情況
參與本研究的 20 位函詢專家分別來自成都、廣州、重慶、上海、濟南、長沙、天津、鄭州、貴陽、瀘州,包括 3 名老年科醫生、2 名老年科護士、8 名康復科醫生、5 名康復治療師、2 名康復科護士;平均年齡為(46.6±5.9)歲;平均工作年限為(23.9±4.8)年;學歷:碩士 4 名,博士 16 名;職稱:副高級 2 名,正高級 18 名;均從事老年康復相關的臨床、教育、科研工作。
2.4 專家函詢結果
兩輪專家函詢各發放函詢表20 份,回收率為 100%,有效率為 100%,均全部有效回收,專家積極系數為 1.0。函詢專家總體權威系數為(0.92±0.05),學術造詣為(0.96±0.07),判斷依據為(0.86±0.05),熟悉程度為(0.94±0.09)。
2.4.1 第 1 輪專家函詢結果
第 1 輪函詢條目的平均得分為(4.395±0.758)分,變異系數平均為 0.174±0.043,所有條目的 Kendall W 值為 0.587,P=0.027。
根據專家意見,函詢表修改內容如下:① 運動心肺板塊:將“Berg 平衡量表”“Lindmark 平衡測試”“臂彎舉”“座椅站立測試”“人體成分測試”5 個項目刪除,并且將“呼吸肌力測試”修改為“呼氣/吸氣測試”,將“握力測試”修改為“握力/捏力測試”;② 感知覺板塊:將“味覺測試:糖、鹽、醋”“嗅覺測試(氣味識別):丁香酚、乙醇、醋”“觸覺測試:單纖絲”“位置覺測試”“運動覺測試”“兩點辨別覺”6 個項目刪除,并將“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備注部位及時長)/數字評分法(NRS)(備注部位及時長)”修改為“VAS(備注部位及時長)”,將“聽力測試:聽閾測試”修改為“聽力:量表篩查”,將“視力測試:視力表”修改為“視力:量表篩查”;③ 認知心理板塊:將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刪除,將“簡易認知篩查測試(Mini-Cog)”改為“雙問題及畫鐘試驗”;④ 吞咽二便板塊:將“EAT-10 吞咽篩查量表”“尿流動力學檢查”2 項刪除,并將自我報告關于進食、吞咽、大便、小便的 7 個條目整合為“自制吞咽二便功能問卷”。
2.4.2 第 2 輪專家函詢結果
第 2 輪函詢條目的評分為(4.381±0.743)分,變異系數為 0.172±0.063,Kendall W 值為 0.601,P=0.007。見表1。

根據專家意見,函詢表修改內容如下:① 運動心肺板塊:將“6 min 步行試驗(6MWT)(聯合 Borg 量表和血氧飽和度)”刪除,將“起立行走測試(time up and go test, TUG)”修改為“TUG(聯合 Borg 量表和血氧飽和度)”;② 感知覺板塊:將“振動覺測試:64 Hz 音叉”刪除,并將“溫度覺測試:熱水(40~50℃)及冷水(5~10℃)的試管測試”和“報告最近 1 年內是否被燙傷或凍傷?”整合為“溫度覺篩查”,這一項包括了前兩項的基本內容;③ 認知心理板塊:將“雙問題及畫鐘試驗”改為“自制認知極簡篩查及畫鐘試驗”;④ 吞咽二便板塊:將“自制吞咽二便功能問卷”放在“洼田飲水試驗”前面。
3 討論
本研究構建了包括運動、感知覺、認知、吞咽、言語、心肺、二便、精神心理等元素在內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本課題在前期文獻回顧和研究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初步擬定 41 項初始評估條目,經過兩輪修改、刪除、整合,最終形成了 16 項評估內容。在專家函詢中,第 1 輪和第 2 輪變異系數分別為 0.174±0.043 和 0.172±0.063,變異系數小,專家意見的分布集中,表明專家意見的一致性較高;并且評分介于 4 分“推薦”和 5 分“非常推薦”之間,為后續該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在臨床中良好的應用提供預測價值。本研究小組設定了本次構建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的應用場景是醫療機構,但是作為一個綜合評估,專家認為有必要選擇耗時更短、操作更簡單,且器械依賴低的評估,這樣可以幫助將本評估的應用推廣到設施相對不全的基層醫院或康復機構。
一般的老年綜合健康評估往往以篩查為目的,以問卷為手段,指導健康管理和照護方式。例如,目前國內臨床及研究領域最常用的老年綜合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CGA),常用于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個體化管理中[23-26];被認為內容最廣泛的美國老年人資源與服務量表(Older Americans Resources and Services, OARS)在美國的應用較為常見[27];以及由胡秀英老師等人編制的中國老年人健康綜合功能評價量表(Chinese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CCGA)[28]。就內容而言,CGA 有 28 個條目[23],涉及疾病狀況、常見癥狀、軀體功能、精神心理、社會情況、居家環境,除了認知、情緒、居家安全由進一步的量表進行評估外,其余內容均由“問題式”評估。雖然 OARS[27]涉及身體健康狀態、日常生活活動、心理健康、社會支持和經濟資源,總條目數有 322 條,使用耗時約 2 h,但 OARS 量表也缺乏老年人生活、居住環境,以及營養危險因素方面的內容。CCGA[28]涵蓋的內容相對較少,只包括生活功能狀況、精神心理狀態和社會狀況 3 個方面。
與以上老年綜合健康評估不同的是,本課題的目的是發現老年人的功能障礙,指導康復治療,站在康復的角度上以功能障礙為導向來構建評估體系專家共識。因此,本評估體系的主體內容是老年人的運動功能,包括其坐位、站位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活動耐力、運動量等;認知功能,包括時間、空間、人物定向力、記憶力、計算力、邏輯能力、視空間辨別能力和語言能力;以及感覺的篩查和二便吞咽篩查。除此之外,在評估首頁上,通過對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包括是否獨居、居住樓層、步梯或電梯等,結合其 1 年內跌倒的次數及原因,來輔助判斷老年人家居環境居住的安全性。另一個不同的方面是,上述老年綜合康復評估主要以問卷為主,而本評估體系專家共識以“問題式”的篩查問卷與“測試式”的評估操作相結合,以量化老年人功能水平,提供更加客觀可靠的評估結果。這對于實施評估的操作人員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有一定的康復醫學或康復治療學知識背景,二是要經過專門的操作評估。
本課題所構建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包含了分類評估項目和生活能力評估,雖然內容比較全面豐富,評價客觀,但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缺乏一套科學完整的計分系統,以評價老年人整體功能水平;尚未根據不同的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康復治療決策指南;關于環境因素的評估,只有老年人是否獨居,居所是否需要爬樓梯及層數,是否有電梯,無其他環境因素。因此,將評估體系專家共識應用于大樣本老年人群,優化評估內容,整合各項評估結果以開發計分系統,根據評估提出相應康復治療措施,促進老年人康復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未來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綜上,本研究通過德爾菲法構建了包括運動、感知覺、認知、吞咽、言語、心肺、二便、精神心理等元素在內的老年綜合康復評估體系專家共識,專家認可度和一致性較高。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