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衛 1,2 , 劉琦 1 , 李奕明 1 , 陳飛 1 , 黃寶濤 1 , 彭勇 1 , 陳茂 1
  •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成都 610041);
  • 2.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成都辦事處醫院心臟內科(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中國大型非外科心臟重癥監護室(intensive cardiac care unit, ICCU)中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患者臨床特征、院內臨床結局以及短期隨訪生存率。方法  回顧性納入 2016 年 6 月—2017 年 5 月入住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 ICCU 的患者,AKI 診斷與分期基于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后組織標準,院內復合終點事件定義為全因死亡或極其危重狀態下自動出院,對未發生院內復合終點事件的患者進行隨訪,確定研究期間是否發生全因死亡。分析 AKI 與院內復合終點事件以及無院內復合終點事件患者短期隨訪臨床結局的相關性。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下四分位數,上四分位數)表示。結果  共納入 2083 例患者,平均年齡(65.5±14.6)歲,其中女性 681 例(占 32.7%)。AKI 患病率為 15.0%(312/2083),其中 1、2、3 期 AKI 分別為 6.9%、4.9%、3.2%。相比于無 AKI 組,AKI 組年齡更大[(68.9±14.3)vs.(64.9±14.6)歲,P<0.001],查爾斯合并癥指數更高[4.0(3.0,6.0)vs. 2.0(1.0,3.0),P<0.001],牛津急性疾病嚴重程度評分更高[32.0(24.0,41.2)vs. 21.0(16.0,26.0)分,P<0.001]。174 例(8.4%)患者發生院內復合終點事件,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隨著 AKI 分期級別的增加,院內復合終點事件的風險越高[AKI 1 期 vs. 無 AKI:比值比(odds ratio, OR=1.13,95% 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0.57,2.24);AKI 2 期 vs. 無 AKI:OR=2.21,95%CI(1.08,4.51);AKI 3 期 vs. 無 AKI:OR=10.88,95%CI(4.50,26.34);P 趨勢<0.001]。對未發生院內復合終點事件的患者進行的中位時間為 13.5(10.7,16.6)個月的隨訪顯示,全因死亡率為 5.5%(105/1909),多因素 Cox 回歸分析顯示 AKI 與全因死亡獨立相關[風險比=2.27,95%CI(1.40,3.69),P<0.001]。結論  中國大型 ICCU 中 AKI 較為常見,更可能發生于年齡較大、合并慢性疾病更復雜以及急性疾病嚴重程度更重的患者;AKI 與院內復合終點事件以及短期隨訪生存率獨立相關。

引用本文: 李洪衛, 劉琦, 李奕明, 陳飛, 黃寶濤, 彭勇, 陳茂. 急性腎損傷與非外科術后心臟重癥患者臨床結局的相關性分析. 華西醫學, 2024, 39(1): 22-29. doi: 10.7507/1002-0179.20231122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以造口治療師為主導的多學科診療模式在慢性創面診療中的應用
  • 下一篇

    應激性血糖升高比值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預后的關聯性分析及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