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嬋 1,2 , 張強 3 , 陳秋 4
  • 1.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中醫科(成都 610041);
  • 2. 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成都 610066);
  • 3. 四川省骨科醫院足踝科(成都 610041);
  • 4.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內分泌科(成都 61007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糖尿病患者具有缺血性卒中發病率高,病情更嚴重,卒中再發生及死亡風險更高的特點。目前的研究顯示,伴或不伴有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卒中事件發生時病理生理機制不完全相同,相應的,有益于非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不一定同樣有益于糖尿病卒中患者。該文梳理了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腦卒中的病理生理機制及藥物研究現狀,為干預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卒中人群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引用本文: 朱嬋, 張強, 陳秋. 糖尿病與缺血性卒中:病理生理機制及藥物研究現狀. 華西醫學, 2024, 39(11): 1815-1822. doi: 10.7507/1002-0179.20231202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國內外醫療機構心臟驟停患者目標體溫管理的臨床應用現狀
  • 下一篇

    急性主動脈夾層伴多器官灌注不良綜合征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