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蘭 1,2 , 周愛玲 1,2 , 粟紅霞 2 , 周永召 1 , 馬莉 1,2
  •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門診部(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護理學院(成都 610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分析肺結節手術患者的良惡性結局及其影響因素,為肺結節全程管理模式的優化和改進提供依據和思路。方法  2023 年 10 月—12 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2022 年 7 月—2023 年 6 月肺手術患者進行調查;分析肺結節術后病理結果良惡性率,并用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其良惡性的影響因素。結果  共納入 4600 例行手術治療的肺結節患者,其中惡性肺結節 4078 例(88.65%),良性肺結節 522 例(11.35%)。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肺結節發現方式、吸煙史的人群惡性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出生地、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惡性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女性[比值比(odds ratio, OR)=1.533,95% 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1.271,1.850)]、高齡[61~75 歲組 vs. ≤30 歲組:OR=1.640,95%CI(1.021,2.634);>75 歲組 vs. ≤30 歲組:OR=2.690,95%CI(1.062,6.814)]、體檢發現肺結節[OR=1.286,95%CI(1.064,1.554)]是惡性肺結節的高危因素(P<0.05)。結論  在肺結節全程管理中,不能忽視女性、年長的患者,因為這些可能是比吸煙還重要的影響因素;肺部體檢是早期發現肺部惡性腫瘤的有效方式,值得普及和推廣。

引用本文: 胡曉蘭, 周愛玲, 粟紅霞, 周永召, 馬莉. 基于病理結局的肺結節良惡性率影響因素分析及全程管理策略優化. 華西醫學, 2024, 39(4): 517-520. doi: 10.7507/1002-0179.20240122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2022 版《臨床實踐中的傷口感染:最佳實踐原則》專家共識解讀
  • 下一篇

    表現為孤立結節的肺隱球菌病與肺癌CT特點比較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