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雯 1,2 , 黃文治 1,2 , 曾妮 3 , 喬甫 1,2
  • 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院感染管理部(成都 610041);
  • 3.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貴陽 56111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評價我國醫療機構院內碳青霉烯類耐藥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 CRO)預防與控制策略。方法  檢索PubMed、Embase、Medline(Ovid)、Web of Science、中國知網、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和萬方數據庫7個數據庫,收集發表時間為建庫至2023年的關于CRO預防和控制的我國醫療機構研究進行Meta分析。結果  共納入21篇文獻,3篇隨機對照研究,18篇非隨機對照研究。Meta分析結果顯示,與標準防控措施相比,強化干預措施(包括主動篩查、信息化透明監管模式、綜合干預和集束化防控策略可有效降低CRO感染率[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 RR)=0.40,95%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0.25,0.65),P<0.05]。開展院內主動篩查能有效降低CRO感染率[RR=0.52,95%CI(0.30,0.91),P<0.05]和碳青霉烯類耐藥腸桿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感染率[RR=0.47,95%CI(0.24,0.93),P<0.05]。信息化透明監管可通過提高標準防控措施的依從性,而降低CRE感染率[RR=0.42,95%CI(0.28,0.62),P<0.05]。結論  與標準防控措施相比,強化干預措施能有效降低CRO院內傳播和感染風險,在臨床實踐中可將集束化綜合干預與信息化透明監管相結合,必要時開展高危人群CRO主動篩查。

引用本文: 郭琳雯, 黃文治, 曾妮, 喬甫. 我國醫療機構院內碳青霉烯類耐藥菌預防與控制策略的Meta分析. 華西醫學, 2024, 39(3): 392-398. doi: 10.7507/1002-0179.202402163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基于透明監管模式對老年病房碳青霉烯耐藥革蘭陰性桿菌防控成效的研究
  • 下一篇

    人工智能在醫院感染領域中應用的文獻計量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