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 1 , 鄧佳燕 2 , 申丹偉 2 , 林旭 3 , 胡海剛 3 , 吳超 2,3
  • 1.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四川自貢 643000);
  • 2. 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數字醫學中心(四川自貢 643000);
  • 3. 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骨科中心(四川自貢 643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I)輔助寰椎平行于矢狀面的椎弓根螺釘自動規劃中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方法  選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在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完成頸椎 CT 掃描人群。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納入人群的 80%作為訓練模型(訓練組),20%作為驗證模型(驗證組)。將訓練組的頸椎 CT 原始數據導入 ITK-SNAP 軟件進行特征點標記,并選取 4 個特征點。采用空間關鍵點定位算法對訓練組的寰椎標記點進行訓練,以獲取 4 個特征點的加權函數模型。最終將算法進行編譯,形成可視化界面,導入驗證組的寰椎 CT 數據計算椎弓根螺釘路徑。結果  共納入 CT 掃描人群 500 例。其中,訓練組 400 例,驗證組 100 例。空間關鍵點的平均定位誤差為(0.47±0.16)mm;規劃的椎弓根螺釘中心線與椎弓根內邊緣平均距離為(2.86±0.12)mm。對于寰椎椎弓根足夠容納直徑 3.5 mm 的椎體,能安全進行平行于矢狀面的椎弓根螺釘置入和三維顯示,無皮質突破的情況。結論  對于寰椎平行于矢狀面的椎弓根螺釘規劃,基于前、后結節和雙側切點的空間定位算法進行訓練,能獲得安全和準確的椎弓根螺釘 AI 規劃路徑;為骨科機器人自動置釘提供理論基礎。對于寰椎椎弓根狹窄或異型的椎體,需要進一步擴大訓練數據,以擴大該算法的適應范圍和提高其準確度。

引用本文: 劉昕, 鄧佳燕, 申丹偉, 林旭, 胡海剛, 吳超. 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算法在寰椎椎弓根螺釘自動規劃中的可行性研究. 華西醫學, 2024, 39(10): 1531-1536. doi: 10.7507/1002-0179.20240813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華西醫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脊柱內鏡輔助頸前路減壓植骨融合術治療頸椎病的臨床療效研究
  • 下一篇

    機器人輔助經皮螺釘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