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院骨科(安徽六安 237001);
  • 2. 霍邱縣第二人民醫院骨科(安徽霍邱 2374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保留足印區殘端的肩袖修補術對退行性肩袖全層撕裂術后肩袖愈合以及肩關節功能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4月—2022年5月152例接受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的退行性肩袖全層撕裂患者臨床資料。男76例,女76例;年齡24~78歲,平均55.4歲。術后6個月復查MRI,根據Sugaya分型評估肩袖愈合情況。對年齡(≥60歲/<60歲)、性別(男/女)、被動活動受限(是/否)、病程(≤3個月/>3個月)、保殘修補(是/否)、縫線橋技術固定(是/否)、打結時肩關節外展角度(<45°/≥45°)、骨性肩峰成形(是/否)、治療期間注射糖皮質激素(是/否)、術后開始被動鍛煉時間(≤2周/>2周)、術后開始主動鍛煉時間(≤3個月/>3個月)進行單因素分析,初步篩選肩袖愈合的影響因素;進一步采用logistic回歸進行多因素分析,篩選危險因素。以是否使用保殘修補作為分組條件,使用傾向性評分匹配平衡兩組數據,對術后6、12個月肩關節功能美國肩肘外科協會評分(ASES)、Constant-Murley評分以及術后6個月肩袖愈合進行組間比較。結果  術后152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33個月,平均23.8個月。術后25~31周復查MRI示肩袖愈合121例、未愈合31例。單因素分析示病程、保殘修補、打結時肩關節外展角度及術后開始主動鍛煉時間是修補術后肩袖愈合的影響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示術中不保殘修補、打結時肩關節外展角度≥45° 及術后3個月內開始主動鍛煉是影響肩袖愈合的危險因素(P<0.05)。以是否保殘修補為分組條件,以病程是否超過3個月、打結時肩外展角度是否超過45° 及術后開始主動鍛煉時間是否超過3個月為篩選條件,共匹配51對患者。保殘組術后6個月肩袖愈合率、ASES評分及Constant-Murley評分均優于非保殘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12個月ASES評分及Constant-Murley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退行性全層肩袖撕裂患者,與不保留殘端修補相比,保留足印區殘端的肩袖修補術可以縮短肩袖愈合時間,肩關節功能恢復更快,但術后1年肩關節功能無明顯差異。

引用本文: 李行星, 竇強兵, 周亮, 鄭權, 孫良業, 任龍, 王啟偉. 保殘修補對退行性肩袖全層撕裂術后肩袖愈合及肩關節功能的影響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2): 145-150. doi: 10.7507/1002-1892.20231100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側臥位放大鏡輔助下內外側小切口松解肘關節僵硬
  • 下一篇

    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鎖骨雙極脫位四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