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骨科(南京 210008);
  • 2.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科(廣州 51024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側臥位放大鏡輔助下內外側小切口手術松解肘關節僵硬的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側臥位放大鏡輔助下內外側小切口松解手術治療的16例肘關節僵硬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9例,女7例;年齡19~57歲,中位年齡33.5歲。病因:尺骨鷹嘴骨折6例,肘關節脫位4例,內上髁骨折2例,橈骨頭骨折4例,肘關節恐怖三聯征2例,肱骨髁上骨折1例,尺骨冠突骨折1例,肱骨骨折1例;其中5例患者合并2種病因。病程5~60個月,中位病程8個月。術前合并尺神經麻木癥狀12例,異位骨化6例。術前肘關節屈伸活動度為(58.63±22.30)°,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為(4.3±1.6)分,Mayo評分為(71.9±7.5)分。記錄患者內、外側切口長度;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并采用手術前后患側肘關節Mayo評分、VAS評分、肘關節屈伸活動度評價臨床療效。 結果  患者外側切口長度為3.0~4.8 cm,平均4.1 cm;內側切口長度為2.4~4.2 cm,平均3.0 cm。16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19個月,平均9.2個月。末次隨訪時,1例患者存留輕微肘關節疼痛,3例殘存輕微尺神經麻木癥狀。其余患者未發生影響肘關節活動的新發異位骨化、尺神經麻木等并發癥。末次隨訪時,患者肘關節屈伸活動度為(130.44±9.75)°,VAS評分為(1.1±1.0)分,Mayo評分為(99.1±3.8)分,均較術前顯著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418,P<0.001;t=6.419,P<0.001;t=?13.330,P<0.001)。 結論  側臥位放大鏡輔助下內外側小切口松解技術融合了傳統開放技術和關節鏡技術的優點,可微創、安全、有效地對肘關節僵硬患者完成松解手術,但該技術不適合嚴重異位骨化以及存在關節內畸形、游離體或骨贅的患者。

引用本文: 馬鴻儒, 鐘圳佳, 張子韜, 王翊沖, 朱澤章, 邱勇, 黎逢峰. 側臥位放大鏡輔助下內外側小切口松解肘關節僵硬.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2): 140-144. doi: 10.7507/1002-1892.20231101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股前內側皮瓣修復晚期喉癌保留舌骨上部分會厭的近全喉切除后環周缺損
  • 下一篇

    保殘修補對退行性肩袖全層撕裂術后肩袖愈合及肩關節功能的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