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骨科(北京 100700);
  • 2. 金華市中醫醫院手足顯微外科(浙江金華 32101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索攜川芎嗪導電水凝膠(簡稱“TGTP”)修復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潛在機制。方法 將72只雌性SD大鼠隨機分為4組,假手術組(A組)、SCI組(B組)、SCI+導電水凝膠組(C組)和SCI+TGTP組(D組)。A組僅切除椎板,其余組構建切除2 mm長脊髓的全橫斷模型。通過BBB評分法和改良Rivlin-Tator斜板實驗分別于術前及術后1、3、7、14、28 d評估大鼠后肢運動功能恢復情況。術后7、28 d動物取材,通過免疫熒光染色觀察新生血管,采用Western blot評估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 1,Ang-1)、Tie-2蛋白表達;術后28 d采用Western blot進一步評估促血管新生相關蛋白PDGF-B、PDGF受體β(PDGF receptor β,PDGFR-β)、VEGF-A、VEGF受體2(VEGF receptor 2,VEGFR-2)的表達情況。術后28 d,采用Masson染色評估損傷區域瘢痕增生,Nissl染色觀察神經元存活,LFB染色檢測髓鞘分布和再生情況,免疫熒光染色和Western blot評估神經絲蛋白200(neurofilament 200,NF200)的表達。結果 各組大鼠術后3 d起后肢運動功能逐漸恢復,D組術后3~28 d BBB評分和斜坡角度顯著高于B組,術后14、28 d顯著高于C組(P<0.05)。Masson染色示B~D組膠原容積分數顯著高于A組,D組顯著低于B、C組(P<0.05);D組斷端可見少量散在黑色導電顆粒,周圍膠原纖維成分少于C組。Nissl和LFB染色示D組損傷區域脊髓組織神經元及髓鞘結構相對完整、連續,尼氏體數量和髓鞘陽性表達面積明顯優于B、C組(P<0.05)。NF200免疫熒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檢測示,D組損傷區域NF200蛋白相對表達量顯著優于B、C組(P<0.05)。CD31免疫熒光染色示D組術后28 d熒光強度優于B、C組,可見管狀或線性新生血管影。Western blot檢測示術后7 d和28 d D組Ang-1、Tie-2蛋白相對表達量高于B、C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8 d D組PDGF-B、PDGFR-β蛋白相對表達量顯著高于B、C組,B組顯著高于C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8 d D組VEGF-A和VEGFR-2蛋白相對表達量優于B、C組,與B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與C組比較僅VEGF-A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C組間比較僅VEGFR-2蛋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TGTP可能增強損傷區域再血管化,同時發揮神經元保護作用,從而減輕脊髓組織結構損傷,促進大鼠SCI后神經功能恢復。

引用本文: 鄧博文, 蔣昇源, 劉港, 李筱葉, 白惠中, 霍路遙, 徐杰, 徐林, 穆曉紅. 攜川芎嗪導電水凝膠促進脊髓損傷后血管新生和神經保護的實驗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2): 189-197. doi: 10.7507/1002-1892.20231100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一次離心法制備兔貧白細胞富血小板血漿的離心條件研究
  • 下一篇

    M2型小膠質細胞移植促進小鼠脊髓損傷修復的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