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中心運動醫學專科(湖南衡陽 42100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關節鏡下腘肌腱裂孔(popliteal hiatus,PH)前區縫合在外側盤狀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DLM)損傷并腘肌腱區不穩治療中的應用。 方法 回顧分析2014年3月—2022年11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53例(56膝)DLM損傷患者臨床資料。男15例,女38例;年齡8~55歲,平均36.5歲。14例有外傷史,余39例無明確外傷史。病程1 d~6年,平均15.6個月。根據Watanabe分型:完全型40膝,不完全型16膝。術前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IKDC)膝關節評分為(51.2±8.3)分,Lysholm評分為(59.6±11.2)分,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為(4.7±1.3)分。行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術后,用探鉤牽拉檢查腘肌腱區半月板均存在不穩,進而采用Out-inside技術或Out-inside技術聯合All-inside技術縫合PH前區,檢查縫合后半月板穩定性,必要時再采用All-inside技術縫合PH后區、半月板后角和Out-inside技術縫合半月板前角。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手術前后IKDC評分、Lysholm評分和VAS評分評價療效。 結果 術后膝關節疼痛、關節彈響及交鎖癥狀消失,McMurray試驗及研磨試驗轉為陰性。53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93個月,平均57.5個月。無腓總神經損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關節感染和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發生。末次隨訪時IKDC膝關節評分為(76.7±5.5)分,Lysholm評分為(94.0±4.1)分,VAS評分為(1.1±0.8)分,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2.090,P<0.001;t=?23.704,P<0.001;t=19.767,P<0.001)。 結論  PH前區縫合是DLM損傷并腘肌腱區不穩治療的關鍵。

引用本文: 鄔赫, 戴祝, 陳宇浠, 范偉杰, 廖瑛, 劉超, 劉江華, 明譽. 腘肌腱裂孔前區縫合在外側盤狀半月板損傷并腘肌腱區不穩治療中的應用.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3): 272-277. doi: 10.7507/1002-1892.20231200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關節鏡下帶袢鈦板懸吊固定治療后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
  • 下一篇

    超聲引導閉合復位克氏針固定治療不同類型兒童不穩定型肱骨外髁骨折療效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