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骨科 (江蘇徐州 221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關節鏡下帶袢鈦板懸吊固定治療后交叉韌帶(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脛骨止點撕脫骨折的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7年6月—2022年10月采用關節鏡下帶袢鈦板懸吊固定治療的52例(52膝)PCL脛骨止點撕脫骨折患者臨床資料。男29例,女23例;年齡19~66歲,平均40.6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24例,運動傷17例,摔傷11例。受傷至手術時間6~19 d,平均13.3 d。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30例,Ⅲ型22例。患者后抽屜試驗均為陽性。術前膝關節功能Lysholm評分為(21.3±6.7)分,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IKDC)評分為(20.7±5.8)分,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為(5.3±0.7)分;膝關節活動度(41.73±3.17)°。基于術前CT三維重建圖像測量,骨塊長徑13~25 mm,平均18.1 mm。記錄手術時間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影像學復查骨折愈合情況,采用膝關節活動度、 Lysholm評分、IKDC評分、VAS評分評價膝關節功能及疼痛情況。結果  手術時間46~81 min,平均56.2 min。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28個月,平均20.1個月。術中發生撕脫骨塊醫源性骨折4例;術后發生膝關節積液2例,膝前痛1例。切口均Ⅰ期愈合。術后3個月影像學復查示骨折均達骨性愈合,無內固定失效發生。術后12個月患者膝關節功能良好,均恢復正常活動。末次隨訪時,膝關節活動度達(133.44±4.17)°、Lysholm評分(93.6±3.1)分、IKDC評分(93.4±2.5)分、VAS評分(1.0±0.6)分,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關節鏡下帶袢鈦板懸吊固定治療PCL脛骨止點撕脫骨折操作簡便,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良好。

引用本文: 萬豐, 汪松, 王遠, 文耿傲, 唐金龍, 李浩, 鄭偉. 關節鏡下帶袢鈦板懸吊固定治療后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3): 267-271. doi: 10.7507/1002-1892.202401028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關節鏡下三釘雙滑輪縫線橋技術修補岡上肌腱中型撕裂的早期療效
  • 下一篇

    腘肌腱裂孔前區縫合在外側盤狀半月板損傷并腘肌腱區不穩治療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