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骨科(重慶 40216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bFGF對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的治療作用及Notch/STAT3信號通路的影響。方法  取10周齡雄性SD大鼠40只,采用自由落體打擊法建立T10 節段SCI模型,其中32只造模成功隨機分為模型組、bFGF組,每組16只;另取16只SD大鼠僅暴露T10棘突、硬脊膜和脊髓,作為假手術組。造模后bFGF組腹腔注射100 μg/kg bFGF(1次/d,共28 d),模型組和假手術組大鼠同法注射生理鹽水。造模后觀察各組大鼠存活情況,于造模前及造模后即刻、14 d、28 d行BBB評分評估后肢功能。造模后28 d取損傷部位脊髓組織,行HE、Nissl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觀察脊髓組織病理變化、神經元存活(尼氏體數量)和凋亡(PI紅染細胞數量)情況;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和ELISA法分別檢測組織中星形膠質細胞活化標志物 [膠質纖維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 及炎癥因子 [IL-1β、TNF-α、干擾素γ(interferon γ,IFN-γ)]水平;Western blot檢測組織Notch/STAT3信號通路相關蛋白 [Notch、STAT3、磷酸化-STAT3(phosphoryl-STAT3,p-STAT3)、BMP-2] 表達。結果  各組大鼠均存活至實驗完成。造模后即刻,模型組及bFGF組BBB評分均較假手術組降低(P<0.05);14、28 d時模型組BBB評分較假手術組降低(P<0.05),bFGF組較模型組升高(P<0.05)。模型組、bFGF組與造模前比較,造模后即刻BBB評分降低,14 、28 d評分逐漸升高,各時間點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假手術組脊髓組織結構正常;模型組脊髓組織出現較多壞死灶,結構正常尼氏體較少;bFGF組脊髓組織壞死灶較模型組明顯減少,可見部分結構正常尼氏體。與假手術組比較,模型組脊髓組織尼氏體數量減少,PI紅染細胞數量增多,GFAP、IL-1β、TNF-α、IFN-γ以及Notch、p-STAT3/STAT3、BMP-2蛋白表達水平升高(P<0.05);而bFGF組上述指標均較模型組改善(P<0.05)。結論 bFGF能改善SCI大鼠運動功能和脊髓組織病理損傷,有利于神經元存活,抑制神經元凋亡、脊髓組織星形膠質細胞過度活化及炎癥反應,其作用機制可能與Notch/STAT3信號通路活性降低有關。

引用本文: 曹春風, 邵高海, 張銘華, 李波, 徐海濤, 張紅軍, 屈一鳴. 基于Notch/STAT3信號通路探討bFGF對大鼠脊髓損傷的治療機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4): 480-486. doi: 10.7507/1002-1892.20231206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抗生素骨水泥直接誘導皮膚再生技術修復足趾側方皮瓣供區創面的初步應用
  • 下一篇

    脊柱結核角狀后凸畸形手術治療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