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創傷骨科(山東煙臺 264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股骨轉子間骨折中頭頸骨塊在矢狀面呈“鳥嘴樣”向前翹起的形態特征和復位技巧。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1 年 5 月—2023年4月收治的31例頭頸骨塊在矢狀面呈“鳥嘴樣”向前翹起的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臨床資料。男13例,女18例;年齡68~83歲,平均76.2歲。受傷至手術時間36~76 h,平均51.2 h。骨折按國際內固定研究協會/美國骨創傷協會(AO/OTA)-2018分型標準分型: A1.2型 10例、A1.3 型11例、A2.2型6例、A2.3型 4例;按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老年髖部骨折”研究小組提出的新綜合分類法分型:A1.3型 10例,A2.1 型11例,A2.2 型6例,A2.3型 2例,A2.4型 2例。術前經X線片、CT掃描及三維重建,將骨折分為兩種類型:第1類14例,骨折形態不復雜但有嚴重骨性交鎖和(或)軟組織嵌頓;第2類17例,骨折粉碎嚴重、骨塊之間明顯分離錯位、軟組織鉸鏈破壞。患者均經閉合手法復位失敗,選擇經前方小切口擰入空心螺釘輔助復位頭頸骨塊,再按常規進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記錄手術時間、術中透視次數、術中顯性失血量、住院時間及并發癥;術后即刻X線透視下評估骨折復位質量及內固定術后穩定性,定期復查X線片觀察骨折愈合情況及愈合時間;術后48 h行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定疼痛程度;術后3個月按Parker-Palmer活動能力評分進行功能評定。結果  手術時間39~58 min,平均46.3 min;術中透視13~38次,平均23.5次;術中顯性失血量45~90 mL,平均65.3 mL。術后即刻影像判斷骨折復位質量及內固定術后穩定性評分均為優29 例、良2 例。術后48 h VAS評分為2~6分,平均3.1分。術后11例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無其他并發癥發生。患者住院時間6~10 d,平均7.3 d。術后均獲隨訪,隨訪時間5~8個月,平均6.5個月。X線片復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時間3.5~8.0個月,平均4.5個月。術后3個月Parker-Palmer活動能力評分達9分28例、6分3例。結論  股骨轉子間骨折中,頭頸骨塊在矢狀面呈“鳥嘴樣”向前翹起時手法復位困難,經前方導針結合空心螺釘輔助復位,簡單有效,能取得滿意療效。

引用本文: 辛大江, 張成成, 李文亮, 吳成波, 趙勇, 尚衍亮, 王振海. 股骨轉子間骨折中頭頸骨塊“鳥嘴樣”向前翹起的形態特征及復位技巧.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6): 710-715. doi: 10.7507/1002-1892.20240200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長、短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A2.3型股骨轉子間骨折的療效比較
  • 下一篇

    雙后內側入路縫合鉤縫合與Fast-Fix全內縫合治療Ramp損傷的早期療效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