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警四川省總隊醫院口腔科(四川樂山 614000);
  • 2. 重慶市石柱縣人民醫院外科(重慶石柱 409100);
  • 3.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轉移與個體化診治轉化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03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在游離腓骨皮瓣修復下頜骨缺損中,使用混合現實技術定位穿支血管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20年6月—2023年6月,采用游離腓骨皮瓣修復12例下頜骨缺損患者。男8例,女4例;年齡35~78歲,平均61歲。下頜骨成釉細胞瘤9例,侵犯下頜骨口腔鱗癌3例。病程15 d~2年,中位病程14.2個月。下頜骨缺損長度5~14 cm,平均8.5 cm;軟組織缺損范圍為5 cm×4 cm~8 cm×6 cm。術前均行頜面部增強CT和下肢CT血管造影檢查,將所得數據制成下頜骨、下肢穿支血管三維模型。術中使用混合現實技術將穿支血管三維模型重疊于患者體表,制取游離腓骨皮瓣修復缺損。腓骨切取長度為6~15 cm,平均9.5 cm;皮瓣切取范圍6 cm×5 cm~10 cm×8 cm,供區拉攏縫合(7例)或游離植皮修復(5例)。結果 12例患者術前使用混合現實技術定位穿支血管30支,每例平均2.5支;術中測量術前定位穿支血管穿出點與實際穿出點距離為1~4 mm,平均2.8 mm。術后12例腓骨瓣順利成活;1例皮瓣遠端邊緣壞死,換藥后延期愈合。供區發生感染1例,經抗炎換藥治療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植皮順利成活。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8~36個月,中位時間21個月。修復面部外形好,皮瓣無臃腫。3例術后接受放化療患者中,隨訪6個月時2例正常骨愈合、1例延遲愈合。結論 在游離腓骨皮瓣修復下頜骨缺損手術中使用混合現實技術,可以實現穿支血管三維可視化,手術操作簡便,誤差較小。

引用本文: 宋宣, 向大蘭, 劉代德, 劉一秀. 混合現實技術在游離腓骨皮瓣修復下頜骨缺損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5): 588-592. doi: 10.7507/1002-1892.202402027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克氏針固定治療屈指肌腱A2環形滑車損傷致近節指骨撕脫骨折療效觀察
  • 下一篇

    三維超聲技術在游離腓腸內側動脈穿支皮瓣修復足背創面中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