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省兒童醫院骨科(合肥 23005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總結兒童肱骨遠端骨干-干骺端交界區(distal humeral metaphyseal-diaphyseal junction,DHMDJ)骨折治療研究進展,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廣泛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對兒童DHMDJ橫形骨折及內側柱不穩定骨折特點及相關治療方法進行總結分析。結果  兒童DHMDJ骨折在臨床并不少見,其骨折線位置較高,往往具有多方向不穩定性,治療上閉合復位困難,容易引起肘關節冠狀面和矢狀面畸形等并發癥。以往克氏針技術對于中、低位骨折療效較好,但容易引起醫源性尺神經損傷。彈性髓內釘適用于骨折線位置較高的橫形骨折,然而需要二次手術取出內固定物,還可能導致醫源性骺板損傷。外固定架是治療DHMDJ骨折新方式,無論是橫形骨折,還是內側柱不穩定骨折,臨床療效均滿意。然而,目前相關研究較少,多集中于生物力學研究,療效缺少高質量臨床研究支持。結論  兒童DHMDJ骨折治療以恢復骨折解剖對位和防止復位丟失為最終目的,內固定物選擇取決于骨折線位置和骨折形態。

引用本文: 申向陽, 賈國強. 兒童肱骨遠端骨干-干骺端交界區骨折治療研究進展.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5): 613-617. doi: 10.7507/1002-1892.20240204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頸椎術后C5麻痹病因分析及臨床干預
  • 下一篇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入路及MRI評估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