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漯河市中心醫院骨科(河南漯河 462000);
  • 2. 鄭州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鄭州 45005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頸前路椎體次全切減壓融合術(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應用自穩定零切跡3D打印人工椎體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安全性和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2月符合選擇標準的37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臨床資料。頸前路單個椎體次全切除減壓后,15例采用自穩定零切跡3D打印人工椎體行內固定融合(治療組),22例采用3D打印人工椎體和頸前路鈦板行內固定融合(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變節段、病程以及術前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對比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費用、JOA評分及改善率、術后假體下沉發生率、椎間融合情況等指標。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手術時間縮短、住院費用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出血量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獲隨訪,治療組隨訪時間6~21個月,平均13.7個月;對照組6~19個月,平均12.7個月。治療組術后無患者發生吞咽困難,對照組5例發生吞咽困難,兩組吞咽困難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2個月兩組JOA評分均較術前改善(P<0.05),但兩組間JOA評分及改善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影像學復查示,兩組均達椎間融合,椎間融合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治療組2例、對照組3例發生假體下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期間均未發生內植物移位或鈦板螺釘斷裂。結論  采用自穩定零切跡3D打印人工椎體治療脊髓型頸椎病,不僅能獲得與3D打印人工椎體相似療效,還能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術后吞咽困難發生率。

引用本文: 李玉偉, 李修智, 嚴曉云, 王海蛟. 自穩定零切跡3D打印人工椎體治療脊髓型頸椎病.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5): 529-534. doi: 10.7507/1002-1892.20240206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與單通道脊柱內鏡下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治療單節段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癥伴腰椎滑脫的前瞻性對比研究
  • 下一篇

    3D打印鈦合金骨小梁人工椎體治療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