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天津醫院(天津大學天津醫院)運動損傷與關節鏡二病區(天津 30021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不同程度初級膝內翻對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術后早期膝關節功能和穩定性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160例合并初級膝內翻患者臨床資料,均采用自體單束腘繩肌初次重建ACL。根據髖-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將患者分為3組,A組(0°~3°)64例、B組(3°~6°)55例、C組(6°~9°)41例。3組患者除HKA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外,年齡、性別、側別、身體質量指數、受傷至手術時間以及術前膝關節Kellgren-Lawrence分級、脛骨平臺后傾角、合并半月板損傷構成比、Tegner評分、Lysholm評分、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IKDC)客觀評分、前抽屜試驗、Lachman試驗、軸移試驗及健、患側脛骨最大前移程度差值(side-to-side difference,SSD)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通過前抽屜試驗、Lachman試驗、軸移試驗和 SSD評估關節穩定性;使用Tegner評分、Lysholm評分和IKDC客觀評分評估關節功能。結果  3組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24~31個月,平均26個月;A、B、C組隨訪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675,P=0.714)。末次隨訪時,各組膝關節穩定性以及功能檢測指標均較術前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組間前抽屜試驗、Lachman試驗、軸移試驗、SSD變化值以及Lysholm評分變化值、Tegner評分變化值和IKDC客觀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患者Kellgren-Lawrence分級、HKA與術前一致。結論  初級膝內翻不會影響ACL重建術后早期膝關節穩定性和功能恢復,且不同程度膝內翻間療效無明顯差異。

引用本文: 任富繼, 吳疆, 趙棟, 王蕊, 黃競敏. 不同程度初級膝內翻對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早期療效的影響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7): 823-829. doi: 10.7507/1002-1892.20240301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男子乳腺發育癥腺體質量術前評估研究
  • 下一篇

    反向牽引裝置在高能量脛骨平臺骨折術前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