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省臺州醫院運動醫學科(浙江臨海 317000);
  • 2. 浙江省臺州醫院骨科康復科(浙江臨海 317000);
  • 3. 浙江省臺州醫院骨科(浙江臨海 317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評估全關節鏡下彈性固定Latarjet手術治療合并嚴重骨缺損的肩關節前向不穩的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采用全關節鏡下彈性固定Latarjet手術治療的15例符合選擇標準的合并嚴重骨缺損的肩關節前向不穩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齡20~54歲,平均31.1歲。三維CT示關節盂骨缺損16.3%~35.2%,平均24.4%。肩關節脫位3~8 次,平均4.2次。病程6~21個月,平均10.6個月。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前后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疼痛緩解情況,Rowe評分、Walch-Duplay評分、美國肩肘外科協會(ASES)評分評價肩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評估肩關節各向活動度(range of motion,ROM),包括主動前屈、體側外旋、外展90° 外旋和內旋。術后6個月和末次隨訪時行三維CT檢查,觀察移植骨塊吸收情況、骨塊與關節盂位置以及骨塊愈合情況。結果  所有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85~195 min,平均123.0 min;術中出血量20~75 mL,平均26.5 mL。15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3~32個月,平均18.7個月。隨訪期間患者均未出現肩關節感染、關節僵硬、血管神經損傷等嚴重并發癥。1例術后3個月出現移植骨部分吸收、骨不連,但末次隨訪時肩關節疼痛較術前改善,未發生肩關節再脫位等情況;其余患者未發生明顯骨塊骨折、肩關節脫位等情況。術后6個月隨訪時骨塊均已愈合。末次隨訪時,患者VAS評分、Rowe評分、Walch-Duplay評分和ASES評分均較術前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肩關節主動前屈、體側外旋、外展90° 外旋和內旋ROM與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關節鏡下彈性固定Latarjet手術治療合并嚴重骨缺損的肩關節前向不穩,術后臨床功能改善明顯,影像學檢查提示移植骨塊位置滿意。

引用本文: 韓大偉, 應立, 沙林林, 惠宇, 應鯉蔚, 張慶國, 梁軍波, 周曉波. 全關節鏡下彈性固定Latarjet手術治療合并嚴重骨缺損的肩關節前向不穩臨床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6): 666-671. doi: 10.7507/1002-1892.20240312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雙EndoButton彈性固定Latarjet手術治療軍事訓練傷致肩關節前脫位伴關節盂骨缺損的療效分析
  • 下一篇

    LU-tarjet一致弧技術在治療復發性肩關節脫位伴關節盂巨大缺損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