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寧波市第二醫院創傷骨科(浙江寧波 315010);
  • 2. 同濟大學附屬楊浦醫院骨科(上海 20009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介紹一種髕骨骨折內固定術中判斷內外側關節面復位質量的新透視方法,并總結采用該方法治療的髕骨骨折患者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52例髕骨骨折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齡21~75歲,平均62歲。髕骨骨折類型:橫形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37例,縱向骨折6例。根據國際內固定研究協會/美國骨創傷協會(AO/OTA)2018年版分型標準,34A型21例、34B型6例、34C型25例。受傷至手術時間1~5 d,平均2.3 d。采用空心釘或空心釘張力帶伴或不伴錨釘修復內固定治療,術中采用髕骨內外側關節面切線透視法,觀察髕骨中嵴關節面、外側關節面、內側關節面以及外側關節面邊緣的復位平整度及內固定物位置。術后定期隨訪并攝X線片觀察骨折愈合情況,采用膝關節活動度、B?stman評分和Lysholm評分評價功能恢復情況。 結果 術中采用髕骨內外側關節面切線透視法示內外側關節面均復位滿意,內固定物位置均良好。所有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16個月,平均13.4個月。隨訪期間發生骨折移位1例,鈦纜斷裂1例。髕骨骨折均順利愈合,愈合時間8~16周,平均11.4周。末次隨訪時膝關節活動度達120°~140°,平均136°。B?stman評分為20~30分,平均28分;獲優45例、良7例。Lysholm評分88~100分,平均93分;獲優40例、良12例。結論 應用髕骨內外側關節面切線透視法術中可以快速確定髕骨的透視平面,準確評估骨折復位質量及內固定物位置,進而提升臨床療效。

引用本文: 王偉斌, 韓欣攸, 扶青松, 袁欣華, 張世民. 髕骨骨折內固定術中判斷內外側關節面復位質量的新透視方法.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7): 836-841. doi: 10.7507/1002-1892.202403124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反向牽引裝置在高能量脛骨平臺骨折術前的應用效果
  • 下一篇

    Paprosky 型股骨缺損患者SL-PLUS MIA柄人工髖關節翻修的中遠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