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保定市第四中心醫院普外二科(河北保定 072350);
  •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生物力學與力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 100083);
  • 3. 保定市第四中心醫院病理科(河北保定 072350);
  • 4. 保定市第四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河北保定 07235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究復合殼聚糖(chitosan,CS)水凝膠對于傳統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網片修復腹壁缺損的改善效果與機制。方法 通過物理交聯方式制備CS水凝膠,并將其與PP網片復合,制備CS水凝膠/PP網片復合材料,采用大體觀察、正置金相顯微鏡觀察、掃描電鏡觀察及水接觸角檢測方法對復合材料內部結構、親水性等進行表征。通過成纖維細胞(NIH-3T3)浸潤實驗和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管形成實驗檢測復合材料(實驗組)抗細胞黏附和支持細胞長入的性能,以單純細胞作為對照組。最后取18只8~10周齡SD大鼠建立雙側腹壁缺損模型(1.5 cm×1.0 cm),兩側分別使用復合材料(實驗組)和PP網片(對照組)修補缺損,通過大體觀察、組織學染色(HE染色和Masson染色)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CD31、CD68)探究其促進傷口愈合、抗粘連、血管生成和抗炎等性能。 結果 復合材料呈淺黃色透明固態,厚度2~3 mm,PP網片牢固包裹在水凝膠中;掃描電鏡觀察示,水凝膠具有100~300 μm的連通孔隙,形成多孔結構;表面接觸角測量結果示,CS水凝膠表現出良好親水性,而PP網片則高度疏水。在體外細胞培養實驗中,DAPI染色示,實驗組陽性細胞數量在培養1 d時較少,而對照組細胞覆蓋了整個孔板;培養3 d,實驗組材料能夠減少細胞黏附同時支持細胞長入。HUVECs管形成實驗示,實驗組細胞數量增加且有形成管的趨勢,而對照組細胞分布稀疏,未見遷移。大鼠腹壁缺損修復實驗結果示,術后1周,實驗組已有組織和血管長入,術后4周完整性恢復良好,肌肉和血管再生明顯;而對照組則有粘連且缺損未愈合。HE染色示,實驗組細胞浸潤較弱,且細胞密度在術后2、4周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Masson染色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膠原纖維排列整齊,術后2周膠原含量顯著增高(P<0.05),而術后4周兩組膠原含量相近(P>0.05)。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示,實驗組CD31陽性細胞均勻分布于肌肉層間,而對照組缺損明顯,術后2周CD31陽性細胞比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2、4周,實驗組CD68陽性細胞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CS水凝膠對于抗粘連和傷口愈合有積極作用,可以在愈合過程中抗炎和促血管生成,為解決與腹部粘連和重建問題提供了有希望的策略。

引用本文: 張明浩, 賀唯, 于素香, 邸運濤, 李曉明. 殼聚糖水凝膠/聚丙烯網片復合材料修復大鼠腹壁缺損的實驗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10): 1261-1268. doi: 10.7507/1002-1892.202404042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Masquelet技術誘導膜自發成骨原因實驗研究
  • 下一篇

    股骨近段瘤性骨缺損修復與重建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