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關節外科(合肥 23002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完整性對內側活動平臺膝關節單髁置換術(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術后短中期臨床療效的影響。 方法 回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接受內側活動平臺UKA的128例前內側骨關節炎患者臨床資料,根據術中直視下ACL結構的完整程度,分為正常組(30例)、滑膜缺損組(53例)及縱裂組(45例)。3組患者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及術前膝關節活動度(range of motion,ROM)、髖-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膝關節協會評分(KSS)、西安大略與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WOMAC)評分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比較術前及末次隨訪時3組患者膝關節ROM、KSS評分(包括臨床和功能評分)、WOMAC評分(包括疼痛、僵硬和功能評分),以及末次隨訪時Lysholm評分、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IKDC)評分、關節遺忘評分(FJS-12)。影像學檢查評估膝關節外側脛股間室及髕股間室軟骨有無磨損,測量末次隨訪時HKA及脛骨后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結果  術后3組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22~56個月,平均40.4個月;3組間隨訪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影像學檢查均未見膝關節外側脛股間室及髕股間室軟骨有明顯磨損進展,隨訪期間均未出現假體無菌性松動、活動襯墊脫位、感染等不良事件。末次隨訪時,膝關節ROM、HKA、KSS各項評分及WOMAC各項評分均較術前顯著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3組間上述各指標手術前后差值以及Lysholm評分、IKDC評分、FJS-12評分和PTS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ACL的完整性對穩定膝關節內側活動平臺UKA術后短中期臨床療效無明顯影響。

引用本文: 郝琳, 李正遠, 陳圣洪, 彭凱, 王俊, 尹宗生. 前交叉韌帶完整性對內側活動平臺膝關節單髁置換術短中期療效的影響.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9): 1071-1078. doi: 10.7507/1002-1892.202404095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結節縫合法聯合自體骨植骨技術在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反向全肩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研究
  • 下一篇

    高分子聚乙烯假體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遠期CT成像骨溶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