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無錫市第九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江蘇無錫 214000);
  • 2.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江蘇蘇州 215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動、靜態應力刺激對大鼠跟腱損傷早期愈合過程中的抗粘連作用及其機制。 方法  取15只4~6周齡雄性SD大鼠跟腱組織,采用酶消化法分離培養跟腱細胞;通過TNF-α處理大鼠跟腱細胞,構建損傷愈合早期跟腱細胞模型,分別施加動態應力刺激(動態組)和靜態應力刺激(靜態組),對照組未作處理。采用活/死細胞雙染色檢測細胞活性,ELISA法檢測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達,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Ⅰ型膠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Ⅰ,COL1A1)、Ⅲ型膠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Ⅲ,COL3A1)和Scleraxis(SCX)的mRNA表達。對30只4~6周齡雄性SD大鼠施行跟腱斷裂縫合術,隨機分為動態組(動態應力刺激)、靜態組(靜態應力刺激)和對照組(未作處理),每組10只。術后8 d取材,進行HE染色及評分評價跟腱愈合情況,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COL1A1和COL3A1蛋白表達,Western blot檢測α-SMA和SCX蛋白表達,生物力學拉伸測試檢測最大肌腱斷裂力和肌腱剛度。 結果  在體外細胞實驗中,動態組較靜態組活細胞數量明顯增加,α-SMA蛋白表達下降,COL3A1 mRNA相對表達量下降、SCX mRNA相對表達量上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體內動物實驗中,動態組較靜態組肌腱愈合情況更好,HE染色評分更低,COL1A1蛋白表達上升、COL3A1蛋白表達下降,SCX蛋白相對表達量上升、α-SMA蛋白相對表達量下降,肌腱剛度上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與靜態應力刺激相比,動態應力刺激改善了大鼠跟腱瘢痕組織纖維化,促進了跟腱生物力學性能恢復,具有明顯抗粘連作用。

引用本文: 吳佳妮, 蔣瀅梓, 汪官玉, 王禮燎, 鮑捷, 王駿. 動、靜態應力刺激在大鼠跟腱損傷早期愈合過程中抗粘連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11): 1391-1398. doi: 10.7507/1002-1892.202405090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不同程度皮膚外翻縫合對股前外側皮瓣供區切口瘢痕影響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
  • 下一篇

    脊椎蛋白2對BMSCs成骨分化及卵巢去勢小鼠骨代謝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