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運動醫學科 大連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遼寧大連 11602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評價屈膝90° MRI對內側半月板Ramp損傷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  以2021年9月—2023年9月以膝關節疼痛為主訴收治的22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51例患者符合選擇標準納入研究。男31例,女20例;年齡15~67歲,平均38.6歲。身體質量指數17.2~28.7 kg/m2,平均23.9 kg/m2。左膝25例,右膝36例。受傷至入院時間0.1~14.3周,平均2.1周。術前均行伸膝0°(伸膝位)、屈膝90°(屈膝位)MRI檢查,判斷是否存在內側半月板后緣不規則以及PHMM液體高信號 [即內側半月板后角(posterior horn of the medial meniscus,PHMM)與后囊之間充盈液體] 征象。以關節鏡探查結果為“金標準”,分別評估伸膝、屈膝位 MRI對Ramp損傷兩種特異征象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結果  經關節鏡檢查,21例(41.2%)確診Ramp損傷,其中Thaunat 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6例、Ⅳ型7例、Ⅴ型5例。伸膝位、屈膝位MRI示內側半月板后緣不規則征象陽性率與關節鏡下診斷Ramp損傷結果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伸膝位MRI檢查敏感度76.1%、特異度60.0%、準確度66.7%、陽性預測值57.1%、陰性預測值78.3%,屈膝位分別為85.7%、73.3%、78.4%、69.2%、88.0%。伸膝位、屈膝位MRI示PHMM液體高信號征象陽性率與關節鏡下診斷Ramp損傷結果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5);伸膝位MRI檢查敏感度38.1%、特異度100%、準確度74.5%、陽性預測值100%、陰性預測值69.8%,屈膝位分別為85.7%、100%、94.1%、100%、90.9%。結論  與傳統伸膝0° MRI相比,基于屈膝90° MRI診斷內側半月板Ramp損傷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度均更高。

引用本文: 姚遠, 劉書郡, 向先祥, 魏志亨, 王衛明, 弓爵. 屈膝90° MRI對內側半月板Ramp損傷臨床診斷價值的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11): 1346-1351. doi: 10.7507/1002-1892.202406059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經脛骨低位骨隧道聯合減張線改良后交叉韌帶重建術的臨床療效
  • 下一篇

    關節鏡輔助下改良耳屏切口顳下頜關節盤復位縫合術的療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