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骨科脊柱外科中心(重慶 40001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胸椎內鏡手術結合戰壕技術在中央鈣化型胸椎間盤突出(central calcified thoracic disc herniation,CCTDH)和胸椎后縱韌帶骨化(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T-OPLL)行脊髓腹側減壓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早期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5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7例單節段CCTDH或T-OPLL患者。其中男3例,女4例;年齡41~62歲,平均51.7歲。T-OPLL患者2例(T1、2 2例),CCTDH患者5例(T1、2 1例,T7、8 1例,T10、11 2例,T11、12 1例)。5例胸椎軸性疼痛和肋間神經痛患者術前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為6.0(5.0,6.5)分,7例患者術前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為21.0(21.0,22.0)分。手術采用經椎間孔入路4例,經椎弓根入路3例;通過胸椎內鏡結合戰壕技術行胸椎脊髓腹側減壓。記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手術前后行胸椎CT和MRI檢查評估手術減壓效果,采用VAS評分評價胸背部及下肢疼痛情況,JOA評分評價功能恢復情況;采用改良MacNab標準評估臨床療效。結果  所有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60~100 min,平均80.4 min;術中出血量40~75 mL,平均57.1 mL;術后住院時間4~7 d,平均5.4 d。CT和MRI檢查示減壓效果滿意。術后7例患者獲隨訪,隨訪時間3~22個月,平均13.3個月。1例發生切口感染,1例術后發生肺炎;其余患者未發生切口感染、腦脊液漏等并發癥。5例胸椎軸性疼痛和肋間神經痛患者術后1 d和末次隨訪時VAS評分分別為2.0(1.5,2.5)分和2.0(1.0,2.0)分,均較術前顯著降低(P<0.05)。7例患者術后1 d JOA評分為22.0(21.0,24.0)分,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末次隨訪時恢復至24.0(24.0,26.0)分,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根據改良MacNab標準評估臨床療效,優2例、良3例、一般2例,優良率71.4%。結論  胸椎內鏡手術結合戰壕技術可以實現CCTDH和T-OPLL的脊髓腹側減壓,為CCTDH和T-OPLL的手術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引用本文: 胡濤, 鄧瑞, 程思, 晏錚劍, 鄧忠良, 于慶帥. 胸椎內鏡手術結合戰壕技術行脊髓腹側減壓臨床研究.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 2024, 38(11): 1359-1366. doi: 10.7507/1002-1892.202406086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關節鏡輔助下改良耳屏切口顳下頜關節盤復位縫合術的療效評價
  • 下一篇

    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治療脫垂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早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