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內江醫院 胸外科(四川內江 641000);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引用

目的 探討囊腔型肺結節CT影像學特征及惡性結節的獨立危險因素,建立囊腔型肺結節良惡性預測模型。方法 回顧性納入2017年1月—2022年2月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收治的囊腔型肺結節患者,根據病理結果分成惡性組與良性組。收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術前胸部CT影像學特征,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惡性囊腔型肺結節的獨立危險因素,從而建立囊腔型肺結節良惡性預測模型。結果 共納入107例患者,其中惡性組76例,男36例、女40例,平均年齡(59.65±11.74)歲;良性組31例,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齡(58.96±13.91)歲。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囊腔壁結節[OR=3.538,95%CI(1.231,10.164),P=0.019]、短毛刺[OR=4.106,95%CI(1.454,11.598),P=0.008]、囊腔壁形態[OR=6.978,95%CI(2.374,20.505),P<0.001]、囊腔個數[OR=4.179,95%CI(1.438,12.146),P=0.009]是惡性囊腔型肺結節的獨立危險因素。建立預測模型:P=ex/(1+ex),X=?2.453+1.264×囊腔壁結節+1.412×短毛刺+1.943×囊腔壁形態+1.430×囊腔個數。本預測模型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為0.830,靈敏度為82.9%,特異性為74.2%。結論 囊腔壁結節、短毛刺、囊腔壁形態、囊腔個數是囊泡型肺癌的獨立危險因素,所建立的預測模型可作為囊腔型肺結節良惡性篩查方法。

引用本文: 姚益, 胡秋霞, 楊彥輝, 謝曉陽, 王毅, 李曉亮, 羅雷, 李季. 囊腔型肺結節CT影像學特征探究及良惡性預測模型的建立.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4, 31(2): 249-254. doi: 10.7507/1007-4848.202203071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

  • 上一篇

    急性壞死性縱隔炎176例臨床特征及轉歸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 下一篇

    銅死亡與乳腺癌相關性的研究進展